藏格礦業:主業發展與新礦產資源開發並行,力爭用3-5年時間推動營收規模邁上新臺階|直擊股東會

(圖片系AI生成)

2023年,鋰週期快速切換,鋰鹽企業業績和股價集體下行,但藏格礦業(000408.SZ)憑藉資源稟賦和鹽湖提鋰優勢,實現營收52.26億元、歸母淨利潤34.20億元,擬年度分紅12.56億元,毛利率、淨利率等多項指標領先同行。

4月10日,藏格礦業2023年度股東大會如期召開,多位外部股東及機構從省外趕到成都參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最抗跌鋰礦股”在資本市場的人氣。

會上,股東及機構圍繞公司主業、業績展望及新項目進展等與公司管理層深度交流。藏格礦業董事長肖寧表示:“公司會按照此前的五年規劃走,對標優秀的礦企、專注主業穩健發展,力爭用3-5年時間推動營收規模邁上新臺階。”

爭取2027年營收規模再上新臺階

年報顯示,2023年,藏格礦業實現營業收入52.26億元,同比下降36.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4.20億元,同比下降39.52%。

業績下滑的背景是,鋰價在2023年急速下跌,碳酸鋰價格由年初的50.97萬元/噸跌至年末9.69萬元/噸,全行業業績承壓。根據年報和業績預報來看,2023年A股鋰鹽企業盈利降幅平均數和中位數均超過了80%,藏格礦業的業績降幅屬於最小的梯隊。

營收和淨利潤降速低於同行,關鍵是其資源稟賦和鹽湖提鋰優勢。

藏格礦業依託青海察爾汗鹽湖進行鉀鋰的投資和開發,產品包括氯化鉀和電池級碳酸鋰。公司擁有國內最大鹽湖察爾汗鹽湖724.35平方公里的採礦權面積,礦區內有豐富的鉀、鈉、鎂、鋰、硼等資源。自主研發的“從超低濃度含鋰滷水中除雜提鋰的方法”實現了從超低濃度滷水中“一步法”提取電池級碳酸鋰,該技術已應用在年產一萬噸生產裝置中。

2023年,公司氯化鉀平均售價(含稅,下同)2709.64元/噸,同比下降28.60%;毛利率56.20%,同比下降14.73%。碳酸鋰平均售價21.69萬元/噸,同比下降52.46%;毛利率仍高達80.51%,足見鹽湖提鋰的成本優勢。

對於公司毛利率的領先,藏格礦業副董事長、總經理肖瑤說:“關鍵是公司的靈活性和容錯率。比如在對成本、工藝的控制上,我們給予團隊極大的資金和容錯率的支持,包括吸附劑、萃取法及一些新技術、新設備等的研發、使用和驗證,我們都百分百支持,驗證後可行就會應用到裝置上,就形成了公司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

展望2024年,公司給出了產銷量目標:計劃生產氯化鉀100萬噸、銷售104.2萬噸;計劃生產電池級碳酸鋰10500噸、銷售10500噸。

但在股東大會現場,有投資者更爲關注藏格礦業2022年發佈的五年規劃中的營收目標。肖寧回覆稱,“公司爭取2027年營收規模再上新的臺階,且我們追求的是穩定的百億級礦企目標。”

至於如何進一步做大營收規模,肖寧表示:“我們會堅持在鉀、鋰雙主業上的深耕,繼續做好察爾汗鹽湖綜合利用,同時加快推進麻米錯鹽湖鋰項目和老撾鉀肥項目的建設,並通過併購、投資等進一步擴充資源儲備。”

加快推進新項目

推動營收規模邁上新的臺階,各項目的推進成爲關鍵。於是,在股東會現場,項目進展成爲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此前,公司通過參與產業發展基金,以較低的成本取得了西藏阿里改則縣麻米措鹽湖資源儲備,已探明的可利用氯化鋰儲量約250.11萬噸,折碳酸鋰約217.74萬噸,且以湖表滷水礦爲主。2023年,西藏阿里麻米措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推進辦理麻米錯紙質採礦權證剩餘前置手續,截至目前,已完成9項手續的批覆工作,剩餘1項手續正在推進辦理中。

當投資者問及麻米措項目究竟什麼時候可以拿到採礦證時,肖寧坦言,“我們積極爭取,但具體還需結合政府的審批流程進度,目前項目已進入到最後一道項目立項審批程序。待項目立項覈准取得紙質採礦權證後,就可啓動首期5萬噸碳酸鋰項目的現場施工等一系列工作。”

與此同時,公司與“一帶一路”國家老撾政府簽訂鉀礦資源勘探協議,在萬象市塞塔尼縣和巴俄縣開展面積達400平方公里的鉀礦資源開發,其中巴俄礦區氯化鉀項目I期設計產能爲100萬噸/年。

對於當前的項目進展,肖瑤表示,2023年,已完成老撾萬象市巴俄鉀鹽礦區全部199.28平方公里的野外勘探工作,《勘探報告》編制工作已完成並已正式提交至老撾政府開展評審工作,同時《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編制過程中。2024年的主要工作包括向老撾政府提交勘探報告、可研報告,與政府談判特許權經營協議等。

另外,公司還通過公開拍賣及股權收購取得青海省茫崖行委大浪灘黑北鉀鹽礦、鹼石山鉀鹽礦、小梁山-大風山地區深層滷水鉀鹽礦東段資源儲備,是以鉀鹽爲主,伴生有鋰、鎂和芒硝的綜合性礦田,探礦權合計達1400平方公里。

併購還將繼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鉀、鋰主業貢獻業績外,藏格礦業2023年的業績領先還在於其對巨龍銅業的投資收益。這也是股東大會及業績會等各種場合,投資者頗爲關注巨龍銅業的原因。

2023年,巨龍銅業產銅15.4萬噸,實現營收102.35億元,淨利潤42.11億元。藏格礦業持有巨龍銅業30.78%的股權,報告期內取得投資收益12.96億元 , 佔公司歸母淨利潤的37.90%,投資收益同比增加5.71億元,增幅78.81%。

巨龍銅業還在持續擴大銅精礦產能,今年2月22日,巨龍銅礦二期改擴建工程項目獲有關部門覈准。項目預計2025年底建成投產,達產後一二期合計年採選礦石量將超過1億噸,年礦產銅將達30-35萬噸,成爲國內採選規模最大、全球本世紀投產的採選規模最大的單體銅礦山。

二期之後,巨龍銅業是否還會繼續三期?肖寧回覆,“後續,巨龍銅礦還將進一步規劃實施三期工程,若項目得到政府有關部門批准,最終可望實現每年採選礦石量約2億噸,成爲全球採選規模最大的單體銅礦山。”

當然了,除了現有的資源外,藏格礦業還在持續尋找更多礦產資源。肖瑤在會上明確表示,“公司未來會繼續併購,2021年成立的藏格投資(成都)有限公司主要就是承擔找資源及投資併購的功能。”

至於公司是否會像其他鋰企一樣全產業鏈延伸,肖瑤稱,公司會比較慎重。“投資公司會在不影響主業的情況去深入地瞭解產業鏈上下游,但主要還是會在礦產主業進行投資,尤其是專注於鹽湖做併購,有合適的項目會在其他環節進行很小量的投資。”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 APP,作者|蘇啓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