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金融危機暫歇,反彈可期但操作宜慎

加權指數 1120317(日線圖)

盤勢分析: 矽谷銀行被聯邦存款保險(FDIC)接管,3月16日11家美國大型銀行宣佈向第一共和銀行注入300億美元,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反彈,金融危機暫歇。

另一個金融危機常客「瑞士信貸(CS)」,這次演到最大股東持股9.8%的沙烏地國家銀行,拒絕再增資引發股價大跌,導致瑞士金融監管機構與瑞士央行緊急會議聲明「瑞士央行將在必要時提供額外流動性。」

瑞士信貸是全球30個系統性重要銀行,資產規模與外溢性影響遠超矽谷銀行,似乎更接近「雷曼時刻」,但政府介入速度更快,流動性危機暫時緩解,也就是說過去15年出現各式危機的金融機構,其實都要感念雷曼兄弟的犧牲,讓全球政府知道金融機構不僅「大到不能倒」,金融機構間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政府根本不能袖手旁觀,也不能讓子彈飛一會兒,全球政府都是「金融救火隊」。

根本原因之一就是Fed連續升息,3月22日FOMC會議預計升息動作放緩,Fedwatch資料顯示升息1碼機率爲80%,預估會後聲明會重視美國金融穩定與經濟信心,信心那裡來?全球股市大漲就會恢復信心。

3月下旬市場開始進入財報周,第一季是科技業傳統淡季加上本波景氣低迷,因爲市場預期很低,實務上也有利空鈍化的機會。不過,美國零售銷售受通膨影響表現不佳,消費電子看不出來谷底復甦,手機產業一灘死水,美國與大陸消費電子產品庫存去化緩慢,將出現大者恆大的淘汰賽。

OpenAI發表GPT-4,ChatGPT未來採收費營運模式,微軟與谷歌的AI大戰啓動,高階半導體需求龐大,造成近日歐美金融股大跌,費城半導體指數維持強勢。

配息議題成個股股價魔咒,配息是各公司董事會決定,去年獲利佳個股配發率參差不齊,例如貨櫃股三檔現金股利配息懸殊。去年金融股受債券市場大跌衝擊普遍無息可配,很多機構法人長期投資仰賴固定配息,當配息減少帳面認列收益降低,可能就需增加處分投資部位,高股息ETF逐漸取代金融股存股的地位。

投資策略:

油價與金價走勢決定近日經濟展望與金融危機變化,WTI原油重挫創16個月新低,反應大陸需求復甦樂觀預期落空,今年全球經濟續低迷;避險性資金涌入黃金,未來黃金走勢與金融危機變化高度相關,危機解除前黃金價格將居高不下,反之亦然。

市場估FOMC會議後貨幣政策將趨緩,加上3月美股風暴核心在金融業中型銀行與新創估值,臺灣銀行圈與矽谷銀行往來有限,金融股不會複製去年升息引發潛在認列龐大損失的集體暴跌,臺灣半導體產業與出口受影響程度更小,短線展現抗跌氣勢。短線建議包括AI概念、散裝航運、國防概念股,及東南亞與印度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