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4觀察:汽車實用技術落地與合作成新風向,受益者不止是新能源車

在近日開幕的2024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汽車行業的技術和產品呈現了一種趨於實用化的新風向,相較於往年前瞻爲主的激進創新,這一年的展示更加貼近市場和用戶的實際需求。

這一趨勢一定程度上由歐美電動汽車市場降溫,以及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罷工影響下本土汽車公司的缺席所導致。

另一方面,2023年上海車展上中國汽車公司在智能化、新能源車領域的實用化展示,也爲國際汽車公司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導向,2024年CES更像是一場參考過後的“集中交卷”。

本屆展會上,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展示了一系列實用且即將落地的新技術,人工智能(AI)集成和汽車軟件技術成爲主旋律。各大汽車製造商展示了它們在智能車機系統方面的最新進展,同時跨品牌合作和生態系統建設也成爲了焦點。

在AI集成的車機系統方面,大衆汽車、寶馬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都推出了集成了先進AI技術的解決方案。

大衆汽車宣佈將ChatGPT集成到其語音助手中,提供包括車機控制、導航和一般知識回答等功能;寶馬集團則側重於增強現實(AR)技術和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以提升人車交互體驗;梅賽德斯-奔馳發佈的新MB.OS車機系統,集成了AI和多種娛樂應用,標誌着其在智能化和用戶體驗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在跨品牌合作和生態系統建設方面,三星電子與特斯拉、現代和起亞的合作展示了汽車行業在向更開放和互聯的方向發展的趨勢。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技術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也爲用戶提供了更加豐富和無縫的體驗。谷歌將Chrome瀏覽器集成到搭載Android系統的汽車中,進一步證明了行業對智能車機系統的重視。

除了AI集成和生態系統建設,上游供應商包括顯示部件、智駕及智能車機領域的部分展示也同樣顯示了本次CES偏向實用化落地的主基調。

大陸集團與施華洛世奇Mobility合作推出的水晶中央顯示屏,以及LG Display的P2P P-OLED顯示解決方案,在優化顯示效果和美觀度之餘,同樣接近裝車;博世的跨域計算平臺和英偉達與多家汽車公司合作使用其NVIDIA DRIVE車載自動駕駛平臺,則展示了智能駕駛技術的實際應用和未來發展方向。

總體來看,本屆CES的汽車技術展示強調了可實用性和近期落地的可行性,體現了汽車行業在創新中尋求實際應用和市場響應的趨勢。

隨着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汽車預計將更加側重於滿足用戶的具體需求,同時提供更加豐富和沉浸式的駕駛體驗。

另一值得思考的現象是,在迴歸實用化的背後,正在轉型中的跨國汽車公司也在嘗試用智能車機、輔助駕駛和軟件生態構建方面的進步,來增強仍然是銷量主力的混動、插電混動乃至傳統燃油車的產品力。

以大衆爲例,其支持GPT的IDA車機已經確定能在帕薩特、途觀和高爾夫等多款車型中使用。寶馬的AR技術和新智能助手,以及奔馳的MB.OS系統,也同樣預計將被安裝在其多個車系中,而非僅限於電動車型。

這種全系產品力的增強,不僅爲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也爲正在轉型中的跨國汽車巨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元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