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及水痘疫情拉警報 教育局重申「生病不上學」

臺北市教育局提醒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應加強防治工作,並落實發病個案管理、羣聚事件通報,以及「生病不上學」等防疫措施,以維護學(幼)童健康安全。(本報資料照片)

腸病毒流行期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臺北市衛生局已公佈2024年腸病毒流行警訊期爲本月1日至6月30日;臺北市教育局提醒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應加強防治工作,並落實發病個案管理、羣聚事件通報,以及「生病不上學」等防疫措施,以維護學(幼)童健康安全;另外近日部分校園發生水痘案例,提醒學童及家長多加註意衛生清潔,保持通風、避免羣聚。

教育局指出,時值春季爲腸病毒好發季節,又正值學期間,校園及課外活動增加致使羣聚感染的風險也增加,流行警訊期間北市學校或幼兒園若有學(幼)童經診斷爲腸病毒(含醫師確診及疑似),即應請學(幼)童請假至少7天;幼兒園同一班級在7日內有2名以上(含2名)幼童經醫師診斷爲腸病毒感染時,該班級應停課。

教育局表示,國小部分若一週內有2名以上(含2名)學生經醫師診斷爲腸病毒,得經校方召集教職員、家長代表、衛生專業人員開會,並取得該班半數以上家長同意,採取停課措施。另外,近日部分校園發生水痘案例,教育局提醒學童及家長多加註意衛生清潔,保持環境通風,避免羣聚感染。

教育局呼籲,考量腸病毒傳染力強,容易在教托育機構、親子常出入公共場域等傳播,請學校及幼兒園與家長加強衛教宣導,執行洗手5時機「吃飯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看病後、接觸幼兒前」及「內外夾弓大立腕」正確洗手步驟,落實環境清消,共同防止腸病毒流行。

教育局提醒,外出返家應先更衣,接觸、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洗手,避免將腸病毒傳染幼童,且5歲以下幼童爲併發重症高危險羣,應留意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手腳無力、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性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儘速至北市14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臺大兒童、三總、北榮、新光、萬芳、馬偕兒童、國泰、北醫、檯安、中興、仁愛、和平婦幼、陽明院區及振興醫院)就醫,避免發生重症機會。

教育局表示,另外近日校園水痘案例增加,如出現紅疹或水泡等疑似水痘病徵時,應立即採取隔離措施並就醫治療。水痘傳染力極強,學生感染水痘時,應不要到校上課,並請假在家休息到水泡結痂,且最好由醫師評估傳染力已大幅降低後再復課。因水痘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校園教室內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保持雙手清潔,時時正確勤洗手,並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