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素恐失智?缺1營養素是關鍵 醫曝補充來源

臺灣素食人口相當高,但卻常聽聞「長期吃素會失智」的說法,到底是否爲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素食人口相當高,但卻常聽聞「長期吃素會失智」的說法,到底是否爲真?對此,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表示,吃素確實有增加失智風險的可能,主要在於易缺乏維生素B12,從而引發「營養失衡型失智」,但只要及時治療是有機會恢復,建議全素者可攝取海藻,或透過營養品來補充。

關於吃素是否會造成失智,醫師傅裕翔在個人粉專發文說明,兩者並不能劃上等號,但確實有增加失智風險的可能。他說,因長期吃素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就會引發早期失智症狀,如記憶力衰退、時常找不到東西,屬於營養失衡型失智,然而,只要及時治療仍有機會恢復。

至於該如何補充維生素B12?傅裕翔指出,由於維生素B12通常無法從蔬果中獲得,所以素食族羣較難從飲食中補足。他建議,蛋奶素者可食用蛋、乳製品;而全素者可吃紫菜、海苔來補充維生素B12,不過,由於加工後容易流失,如像是腸道功能不佳的長者,因其吸收效率較差,不妨可透過營養品補充。

除了維生素B12外,傅裕翔還提到,許多素食者都會以澱粉爲主,而蛋白質來源只能從豆製品攝取,相對之下食物變化少,蛋白質攝取量會變低,若長期缺乏可能會有肌少症、掉髮、免疫力降低、精神不振的情況發生,此時透過蛋白質營養品補充不足部分,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素者者也較易缺乏鈣質和維生素D,傅裕翔說,由於植物中的植酸和草酸會干擾鈣的吸收,不特別補充很容易缺乏,因此在補充鈣質的同時,也應搭配維生素D才能促進鈣吸收。推薦鈣質食物可攝取牛奶、起士、優格、芝麻等,並適時曬太陽,以利維生素D製造。

還有素食者也容易缺乏鐵質,傅裕翔指出,若鐵不足易產生貧血、心悸、易疲倦、抽筋等症狀,可吃紫菜、木耳、菠菜、紅豆、鷹嘴豆,都是含量豐富的來源,不過植物性鐵質的吸收率較動物性鐵質低,因此素食者更要特別注意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