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啤酒霜淇淋惹議「消基會籲下修標準」 食藥署這樣說

▲夏天不少人愛吃冰品消暑,有業者推出啤酒霜淇淋。(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夏天不少人愛吃冰品消暑,有便利商店餐飲業合作推出「啤酒霜淇淋」,因爲酒精含量在0.5%以下,歸類食品。但消基會今(3)日指出,有家長認爲,臺灣青少年飲酒越來越多,憂心這樣的產品恐有負面影響,希望主管機關可以下修食品酒精含量標準。對此,食藥署指出,若一概將食品全納入酒精限量規範,恐造成混亂,也會牽涉到國際貿易問題

全家便利商店和酒商金色三麥合作推出「不醉大人味啤酒霜淇淋」,宣稱酒精濃度低於0.5%,屬於食品,更推出促銷活動,只要購買就可以得到啤酒兌換卷,引起不少家長強烈反彈,向消基會投訴,認爲臺灣青少年飲酒盛行率越來越高,這樣的消費模式恐增加青少年接觸酒精的機會

而消基會也表示,之前曾有一份針對國內2千多名國小學生調查發現,有高達36%的學童喝過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爲堅也曾研究發現,臺灣人2005年到2014年飲酒盛行率,從45.4%增加到58.8%,且青少年飲酒會影響大腦神經發展

根據酒精食品的規定,臺灣規範在0.5%以上稱爲含酒精飲料,0.5%以下就是屬於食品,其中歐盟規定最嚴,酒精濃度必須低於0.05%以下,纔是無酒精食品。對此,消基會也要求主管機關下修食品酒精含量標準,可以比照歐盟,將規定改爲0.05%。

對此,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迴應,因爲有些發酵類的食品也含酒精,若將食品全部都納入酒精限量規範中,恐造成混亂,也會牽涉到國際貿易等問題,且要規範成飲料,就必須迴歸到財政部酒精性飲品的規範。潘志寬強調,這類產品的業者本該做好標示,家長也要確實教導孩子正確觀念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