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骨折痊癒卻「出不了門」 原來是「心」也受傷了

車禍傷勢痊癒卻「出不了門」,原是罹患創傷壓力症候羣。(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22歲女性,半年前騎機車發生車禍,導致肋骨骨盆骨折,經過幾個月休養復健,出現易受驚嚇、恐懼、焦慮憂鬱、常常莫名哭泣、失眠惡夢、逃避退縮,極度依賴家人無法一人獨處,看到車輛會害怕,更不敢再騎或坐機車,外出時掙扎許久才能踏出家門。近期因車禍賠償糾紛症狀加劇,家人陪同就醫,診斷爲創傷後壓力症候羣,目前持續治療。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當親身經歷、目睹到威脅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倘符合創傷後反應診斷準則之症狀,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圖/記者嚴雲岑攝)

施佳佐提到,創傷後反應是因下視丘、腦下垂體到腎上腺的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所引起各種生理心理不適症狀。診斷準則症狀主要分爲4大類

1. 再次經歷創傷事件感覺: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夢見創傷事件或其他的相關事件、當回想到時易引發過大的情緒,明顯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等。

2. 逃避:避免與創傷事件有關活動地點思想、感覺,回憶重要事件有困難。

3. 情緒麻木:對事物失去興趣、對人產生疏離感、情緒反應感覺不到快樂與愛、對未來悲觀。

4. 警覺性增加:睡眠障礙、易被激怒、注意力不集中、過度警覺、驚嚇反應強烈等。

最後,施佳佐提醒,創傷壓力症候羣長期未治療,在生理方面可能出現頭痛胃痛、消化系統不適、氣喘頭暈等症狀;心理上會陷入憂鬱、焦慮,或是出現偏差行爲、厭食或暴食;甚至開始出現人際關係問題酒精與藥物濫用、自傷行爲等。,因此當自身或身邊親友感覺有異狀時,應儘早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