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僑決策被質疑髮夾彎 外交部:以哈開戰初期即洽妥包機

外交部(資料照片)

以哈衝突擴大,針對外界質疑外交部撤僑專機決策「髮夾彎」,外交部強調,開戰初期駐處本已洽妥包機,因國人意願不高只好放棄。以哈戰況瞬息萬變,駐以處爲小館,人力有限,能做到協助願離開的166名國人平安離境,殊屬難得。即使目前留以國人沒有離境意願,駐處仍保持密切聯繫,確保安全無虞。

外交部日前協助想離開以色列的國人撤僑,引發外界質疑決策「髮夾彎」,對此,外交部表示遺憾,也期盼外界不要以訛傳訛。

外交部指出,自10月7日以色列遭受哈瑪斯恐怖攻擊以來,外交部及我國駐以色列代表處密切關注情勢發展,評估當地情勢變化,秉持專業判斷,以即時有效的方式,持續聯繫及協助有意願離開以國的僑胞及國人離境。

外交部之前已協助157名錶達離開意願的國人循陸路順利離開以色列,僅剩146名離開意願不高者。外交部也與仍在以國人密切聯繫,持續評估情勢,並備妥符合國人需求的方案,包括包機。

外交部透露,事實上以哈開戰初期駐處本已洽妥一架包機,但因國人意願不高只好放棄。而在20日撤僑包機之後,想離開以國的國人也都已順利離境。

外交部強調,以哈戰況瞬息萬變,必須仰賴駐處審慎評估判斷,聯繫並預先洽排可用的交通工具,逐日詢問國人離境的意願,以及友盟國家可以相互支援之處。

在臺北時間18日凌晨加薩醫院受襲後,中東整體緊張情勢驟然升高,除加薩之外,北部以黎邊境和約旦河西岸地區也均傳出衝突,外交部經綜合評估,指示駐處立即依據緊急應變計劃相關因應措施,正式啓動撤僑專機作業,力勸仍在以的國人離境,並安排搭載有意願離開以境的國人。

外交部表示,相關評估完全是依當地情勢變遷爲依據,駐以處爲小館,人力相當有限,能做到協助願離開的166名國人都能平安順利離境,殊屬難得。即使目前留以國人沒有離境意願,駐處仍保持密切聯繫,確保安全無虞。外交部內外同仁已經盡力,不容污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