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膽固醇藥會肌肉痠痛?醫解答:真正元兇是2事

許多人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後會感覺肌肉痠痛,而想停藥。(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許多人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後會感覺肌肉痠痛,而有停藥的疑慮,心臟醫師表示,根據超過12萬人、19個研究綜合分析,服用膽固醇藥物後發生的肌肉痠痛,超過9成並非此藥物造成的,而是過度的聯想與誤判。民衆若因藥物副作用而困擾,切勿自行停藥,因爲降膽固醇藥物對心臟病治療極爲重要。

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在其臉書表示,不少患者會向醫師抱怨,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例如他汀(Statin)後,會感到肌肉痠痛。然而,多年的研究發現,他汀造成肌肉病變的機會微乎其微,而肌肉痠痛這一困擾,經過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並不普遍、也不嚴重。

根據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根據12萬人、19個研究綜合分析的學術報告指出,服用膽固醇藥物後發生的肌肉痠痛,超過9成並非該藥物造成的,而是過度的聯想與誤判。

劉中平表示,有醫師認爲這可能是「反安慰劑效果」,因患者一直擔心這樣的藥物副作用,就將所有相關症狀都歸因於該藥物。研究指出,膽固醇藥物造成的肌肉痠痛大約5%,但卻有高達30%患者因肌肉不適而停藥。

他提醒,若民衆因爲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而困擾,千萬不要直接停藥,而應與醫生詳細討論,「因膽固醇藥物對心臟病治療極爲重要。」若真是藥物副作用,醫師會採取換藥或減少肌肉痠痛的措施,若非真因藥物導致不適,患者可做肌肉伸展、避免過度勞動,就可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