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鷹母幼鳥過境臺灣遭車撞 骨折得動「截翅手術」

▲這隻赤腹鷹還是隻幼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石門區有隻受傷的鳥停在民宅附近,動保處前往察看發現是二級保育類「赤腹鷹」,而且翅膀被車撞斷了,經過3小時手術保住性命,但是不得不截翅。

動保處表示,有民衆通報家附近出現一隻猛禽動保員前往救援發現是保育類的赤腹鷹,「眼睛虹膜黃色胸部縱紋腹部有橫斑,是隻母幼鳥。」獸醫表示,這隻幼鳥右邊翅膀肱骨骨折上臂肌肉壞死感染,「爲了避免敗血症,只好截翅。」手術後,這隻赤腹鷹目前在石碇小格野鳥救傷中心進行安養。

赤腹鷹是種小型猛禽,體長約30公分,牠們生活在北方,由於冬季氣溫下降覓食困難,每年9到10月份會有成羣的赤腹鷹遷徙到溫暖且有食物臺灣,尤其在9月中旬北臺灣的山區可以見到數百隻甚至數千只的赤腹鷹在天空翱翔,之後的遷徙主力也將轉到東臺灣至墾丁一帶

赤腹鷹並不會在臺灣過冬,只是停休息站補充飲水及食物,又會繼續往南飛。動保處認爲,這隻受傷的赤腹鷹幼鳥應該是在9月初跟着鷹羣飛行,覓食過程遭遇車輛撞擊造成翅膀骨折,失去飛行的能力

農業局局長李玟表示,秋季爲亞洲東部猛禽類主要的遷徙時間,這段時間常有猛禽因車禍中毒或誤中鳥網,甚至人爲獵捕造成傷亡,或是有熱心民衆發現受傷的猛禽帶回家照顧,卻因爲提供了不適合的食物及圈養空間或延誤就醫而造成無法復原的傷害,嚴重時反而導致死亡。他強調,若是民衆發現有受傷的猛禽,應立即撥打1999專線通報動保處前往救援,切記不可擅自捕捉受傷的野生動物

▼目前赤腹鷹在石碇的小格頭野鳥救傷中心安養。(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