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想買房?區域、時機要看好

疫情後的2021年,衆多房市變數正圍繞着臺灣市場,想要買房該怎麼買才能保值呢?第一看重大建設,有重大建設落成的區域未來發展性佳,也往往是就業、人潮的保證,而人潮將會帶來居住的需求,包括像是高鐵捷運站、科學園區等。再來看該區域的租金投報率,租屋市場代表真正居住的剛性需求,租金投報率高代表基本面好,出租不需擔心空屋期太長出售都有較好的機會能夠出場臺北市的租金投報率平均約落在2-2.5%左右,外縣市則在3%以上。

目前處於低利率時代讓無論是投資或是自住的買方都有非常好的機會進場置產政府政策對於投資型的買方較爲不利,可能要有至少持有5年以上的心理準備。自住需求的民衆受此打炒房政策及房價波動影響較小,其實主要考量自身的負擔能力,及審視自身需求來挑選適合自己房產類型及購置區域,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建議民衆計算日後每月本息攤還的金額,不可超出家庭每月總收入的3成,最多不可超過5成。

受疫情影響,聯準會於疫後兩度緊急降息且實施無限量化寬鬆政策(QE),各國也推出各項紓困方案,並持續大印鈔票及提供低利率貸款,疫情也使得民衆消費習慣趨於保守,轉而將資金投入儲蓄或是投資等金融市場而非一般消費,低利率貸款吸引不少民衆更樂於進入不動產,氾濫的資金進入金融市場推升大多數資產價格,除了美國金融市場外,更延燒至全球其他市場包括股市、虛擬貨幣房地產都紛紛價格上揚。

臺灣政府從2020年底便開始實施一連串的打炒房策略,包括信用管制實價登錄2.0、房地合一稅2.0等措施目的在於遏止炒房,主要作用在制止房價不透明、減少貸款成數優惠公司法人及自然人囤積大量房產行爲減緩。

2021年3月六都的買賣移轉棟數,合計交易量達22,576棟,創下十年以來新高,月增45.4%、年增13.9%,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表示,有資金需求的賣方將會趕在7月1日即將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前交易,而有買房需求的民衆也可趁此機會積極交涉,預期在Q2交易熱潮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