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起訴搶盡全球媒體版面 巴西報紙這句評論超務實

川普於紐約結束庭訊返回佛州住處之後發表演說,攻擊火力滿點。(圖/路透社)

有意再度問鼎白宮的美國前總統川普,最近因2016年支付成人片演員封口費一案遭大陪審團指控涉嫌違反34項商業詐欺罪,美東時間4日他終於現身曼哈頓刑事法院,旋遭逮捕但沒上銬。川普庭訊時對34項罪名一概不認,訊後回佛州發表演說直呼「美國走向地獄、受全球嘲笑」。

川普就此成了美國史上第一個受到刑事罪名起訴的前總統,他在曼哈頓法院與返回佛州海湖莊園後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成了全球焦點,搶盡要聞版面,有如另類競選造勢。英國廣播公司(BBC)特地彙整英、德、法、義、俄、巴西等多國紙媒報導,呈現不同國家如何看待川普開美國史先例的這一天。

川普在紐約市曼哈頓刑事法院出庭,美國各大媒體、國際媒體均派員守候現場。(圖/路透社)

■「超划算競選廣告」

英國報端5日絕大多數採用川普在法院外或庭上的影像爲主照,有些標題玩起雙關語與諧音這類文字遊戲,例如「老唐被告」(Donald Dock,與卡通人物唐老鴨Donald Duck諧音)、「川普入了暴風眼」(Trump in the eye of Stormy,Stormy是收封口費的豔星暴風女丹尼爾斯藝名)。

美國前總統川普4日就支付豔星封口費一案赴紐約出庭應訊的畫面,席捲英國各家紙媒5日頭版。(圖/美聯社)

川普早前已宣告要投入2024年總統。巴西《環球日報》(O Globo)以「川普遭起訴後把被告席變成投票箱」爲題報導這樁大事,內文稱川普的顧問從「超划算競選廣告」、「催出線上募款」的角度看待這樁官司與新聞媒體大幅關注,「他(川普)利用投注在自身的聚光燈,重回讓新聞報導翻雲覆雨的位置」。

法國《世界報》(Le Monde)也聚焦於此事帶給川普的政治利益。該報上週已於社論切入此一角度,在川普抵達紐約法院遭警方逮捕之後舊話重提:「川普老是把自己打造成『獵巫行動』與『深層政府』陰謀的受害者,他此番老調重彈,催促支持者歸隊。」

《世界報》指責共和黨在川普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兩年後全無長進,圍繞在川普周圍的支持者「陷入不折不扣的名人崇拜」,其結果就是「削弱司法制度、民主體制持續受壓」。

■「他活該」

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以「絕無虛言?」爲題,映照川普以往假話與誤導言論的紀錄;《明鏡》週刊(Der Spiegel)專欄作家奈勒斯(Roland Nelles)在川普遭逮捕後發表的文章以「他活該」爲題,直接了當:「奇蹟照樣發生。在他(川普)長久以來利用無窮無盡且林林總總的詭計、假動作、謊言逃避正義之輪之後,如今他終究發現自己在法律面前也有平等待遇。」

川普結束庭訊後交保返回佛州住所並對外發表怒火熊熊、挑釁滿滿的演說,痛罵批評他的人士、政敵與司法系統。義大利《新聞報》(La Stampa)直言「川普徹底拉下了面具」,有些人也許會期望這位大亨在這次起訴之後「變得溫和一些、退一步思考」,然而他回佛州後「全面開炮」的演說證明他反其道而行。

美國《紐約時報》5日頭版。(圖/路透社)

■「自由主義的危機」

親克里姆林宮的俄國《消息報》報導此案時,借用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羅娃(Maria Zakharova)的話起頭。她說,川普遭逮是「自由主義的危機」:「這個宣稱完全自由的體制,經由此事落得自我吞噬或自我否定的下場。」

中國國營媒體則未大力報導川普此案,但微博網友熱議不斷。BBC媒體觀察部發現,5日微博有一篇以川普最高刑期可能達136年爲標籤的文章,吸引逾3.4億次點閱,留言超過1.1萬則;有些網友視此案爲美國「內戰」的開端,也有人認爲這是美國民主黨人對川普施加的「政治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