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胳針》發佈陸新冠疫苗試驗:安全且誘導免疫

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圖)在《刺胳針》發表新冠疫苗臨牀試驗論文顯示,由大陸軍方參與的5型病毒載體疫苗1期臨牀試驗結果人體安全,並已誘發免疫反應。論文將於6個月內進行評估。(圖/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視頻截圖)

國際醫藥學術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5月22日晚間21時許在線上發表大陸新冠疫苗試驗結果稱,這項由大陸陳薇研究團隊開發的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在1期臨牀試驗結果證明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併產生免疫應答,此一結果將在6個月內進行評估。該疫苗的第二期臨牀試驗已在進行中。

據《澎湃新聞報導,這篇由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撰寫並發表於《刺胳針》上發表的論文指出,以腺病毒Ad5爲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在健康成年人中,對SARS-CoV-2的體液免疫反應,在接種疫苗後第28天達到峰值;快速的特異性T細胞反應,從接種疫苗後的第14天開始有記錄

研究指出,已發現首個達到1期臨牀試驗的COVID-19疫苗是安全、耐受性良好的,並且能夠在人類中產生針對SARS-CoV-2的免疫應答。這項針對108名健康成年人的開放標籤試驗顯示,經過28天的試驗,結果令人滿意;最終結果將在6個月內評估。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來證明它引發的免疫反應是否能有效抵抗SARS-CoV-2感染。

報導說,負責這項研究的陳薇表示,這些試驗結果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些試驗結果表明,單劑量的新型5型腺病毒載體COVID-19(Ad5-nCoV)疫苗可在14天之內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使該疫苗有潛力被進一步研究。

不過陳薇指出,應謹慎解釋這些試驗結果,開發COVD-19疫苗所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並且觸發前述免疫反應的能力,並不一定意味着該疫苗能夠保護人們免於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

報導說,5月22日《刺胳針》確認接受由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團隊關於新冠疫苗臨牀試驗結果的研究論文,「走的是快速(評審)通道」;目前正在進一步處理中,處理完就線上(online)發表。

目前陳薇團隊研究的一期臨牀試驗108名志願者,二期臨牀試驗508名志願者,二期臨牀試驗已於4月12日啓動,是當時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牀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