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到春節:餃子中包裹的中國故事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春節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牽動着許多中國人心中無比溫馨的記憶。在北方,芹菜餡餃子寓意“勤奮上進”,而韭菜餡餃子則寓意“長長久久”;在南方,蛋餃和炸成金黃色的油角,外觀酷似元寶。餃子,不僅象徵和睦團聚,也承載着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祈願。

吃餃子是什麼時候成爲春節習俗的?中國人吃餃子的歷史又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呢?

吃餃子作爲春節習俗的起源並不明確,但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介紹,餃子在明代宮中被稱作“水點心”“扁食”,並有將銀錢包入餃子中的習俗,寓意新年的吉祥。

王仁湘介紹,春節吃餃子的風俗到了清代已廣爲流傳。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麪作角(餃)而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

關於餃子最早的文獻記載之一,來源於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顏之推:“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根據顏之推的描述,這偃月形的餛飩其實就是餃子,也使得烹飪學界長期認爲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王仁湘說。

而考古學界的發現,則將餃子的歷史追溯到春秋時期。山東滕州,春秋時期薛國的都城所在地,成了探索餃子起源的重要地點。

山東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副主任王冬梅介紹,1978年,考古學者對薛國故城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發現約2500年前的薛國國君的墓中擺放着28件青銅禮器,裡面的牛、羊、豬、雞、魚骨骼保存完好。更令人興奮的是,當一件銅簠被打開時,考古學者看到其中擺放着狀似水餃的食物。

“銅簠出土時上下鏽蝕在一起,用手鏟慢慢撬開後發現,其中排放着黃色的三角形食物,長邊大概有5到6釐米,外觀酷似水餃,表面覆蓋着一層白色粉末,風一吹就消散了。當用竹籤輕輕撥動這些食物時,它們碎裂開來,裡面有餡狀屑物,但已無法辨認是什麼餡。”王冬梅說。

“這座墓葬未被盜掘,保存狀態完好,出土文物數量豐富。據我所知,目前山東和全國其他地區暫未發現比這些三角形食物更早的餃子遺蹟,說明餃子作爲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獨特元素,很有可能起源於山東。”曾主持薛國故城考古的領隊胡新立告訴記者。

在東漢、三國時期的西南地區,餃子似乎已是餐桌上頗受歡迎的美食。

四川博物院藏有一件重慶忠縣塗井崖墓出土的東漢至三國時期的庖廚俑。廚師神態輕鬆,身前的案板上食材豐富,有魚、豬、羊等,羊頭的旁邊是一枚清晰可辨的餃子。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左志強說:“在四川、重慶地區,東漢、三國時期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形象生動的庖廚俑,高度在20到50釐米左右,案板上食材豐富,廚師們大多面帶微笑,似乎在享受着烹飪過程。”

“這些庖廚俑見證了那一時期人們從吃飽到吃好的轉變,客觀展示了當時經濟社會的文明程度。”重慶市雲陽博物館館長溫小華表示,除了庖廚俑,那一時期出土的文物還包括勞動俑、歌舞俑等,這些人像形象普遍面露喜色,反映了當時川渝地區百姓樂觀豁達的精神、豐衣足食的生活狀態,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據介紹,僅重慶一地就已發現10餘件帶有餃子的庖廚俑。

“因爲氣候乾燥,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發掘出不少保存完好的唐代點心麪食實物。出土的麪食中就有餃子,與現代常見的餃子在大小形狀上幾乎一模一樣。”王仁湘說。

長期從事阿斯塔那晉唐墓地整理工作的新疆考古所研究員魯禮鵬介紹,目前阿斯塔那墓地已出土20餘枚唐代的餃子,一些墓葬被盜擾嚴重,但從發掘現場看,這些餃子一般盛放在陶、木器中,隨葬在墓主頭部旁。

談到餃子於2500年間在中華大地上的流傳,王仁湘認爲,餃子製作簡單,可以根據不同的口味需求搭配餡料。這種便捷性,加上其美味和象徵意義,使得它更容易傳播、傳承。

“從春秋的遺址到現代的餐桌,餃子承載着中國人的情感寄託與文化認同,也凝聚着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胡新立而今已退休,幾年前還曾和當年參加發掘的同事故地重遊。他說,每當家中飄起餃子的香味時,心中依舊會涌起對1978年那個振奮人心發現的回憶。

(本報記者翟翔 劉恩黎 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