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秀”到“平臺” 中醫藥與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學術論壇召開

(原標題:從“獨秀”到“平臺” 中醫藥與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學術論壇召開)

許多藥物因其特殊性,在通過胃腸道吸收時會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影響,導致藥物的降解和失效。所以專家將目光放在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上,將皮膚作爲給藥部位。因此,經皮給藥製劑也成爲一種愈發受到關注的藥物傳遞方式。

中醫藥與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學術論壇現場

11月4日,中醫藥與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學術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無錫召開。此次論壇由雲南白藥集團主辦,彙集了來自知名醫藥院校和研發機構經皮給藥、製劑,中醫藥領域等多名專家學者,旨在交流經皮給藥製劑領域研究策略,探索製劑行業發展新方向,助力推動中醫藥與新型藥物遞送領域高質量融合發展,進一步實現“政用產學研”協同發展,並實現從“獨秀”到“平臺”的飛躍。

三方齊聚無錫凝聚行業發展共識

在論壇致辭中,無錫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華豔紅和無錫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高級專家徐重遠分別表示,無錫市高新區對生物醫藥產業高度重視,將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也將持續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助力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政府、協會將和各家企業一起,構建更加良好的產業生態圈,助力生物經濟時代的共贏發展。

本次大會邀請到了國內中醫藥領域和經皮給藥領域多位專家,就中醫藥和新型藥物遞送系統的相關研究和應用進行交流,在中藥靶點發現及化學生物學研究、中藥納米技術研究、中藥貼劑產業化基礎研究、改良型新藥經皮給藥製劑的產品開發路徑及技術挑戰等方面進行分享。同時,專家們還就如何加強中醫藥和新型藥物遞送系統的合作和交流,加快中醫藥在現代藥物遞送系統中的應用和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經皮給藥專業委員會會長樑秉文介紹了新型遞送技術在給藥方式、藥物製劑的改進、靶向給藥、藥物研發、臨牀應用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前景,“新型遞送技術可以爲中醫藥走出國門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和幫助,加速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

雲南白藥首席科學家、中央研究院院長張寧表示:“雲南白藥現有四百餘個藥物批文,將在進一步深耕傳統中醫藥二次開發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與傳統療法相結合,探索釐清醫藥機理,更好地服務百姓健康。”

兩個轉變雲南白藥加快推動產業創新

全民健康時代,醫藥健康企業正在“重塑”與“轉型”。

雲南白藥集團CEO董明分享了此次學術論壇背後雲南白藥的兩個重要變化。

雲南白藥集團CEO董明現場致辭

董明表示,雲南白藥正從“銷售驅動”轉向“研發驅動”,從完全依託產品發展轉變爲用平臺化思想來發展,真正把雲南白藥變成擁抱科學與現代化企業制度的一家公司。

據瞭解,雲南白藥正在打造創新型、科技型、國際化的研發體系,併成立中央研究院,完成相關研發中心的佈局,推動雲南白藥的創新變革和可持續發展。

談及第二個變化,董明表示,雲南白藥研發體系正從原先相對封閉的系統變成平臺系統,並向科學界、學術界、企業界的其他合作伙伴開放,通過合作加速成果轉化,做強做大產業。論壇現場,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與雲南白藥集團共建的“中藥經皮給藥創新研究平臺”揭牌,依託於該平臺,雙方將實現資源整合與互補,攜手推動中藥經皮給藥創新研究更上一層樓。

“中藥經皮給藥創新研究平臺”揭牌

“雲南白藥將立足創新平臺,用最虔誠的內心跟大家合作,讓所有合作伙伴共享更大的成果,共同譜寫經皮給藥和藥物遞送的新未來。”董明期望,雲南白藥未來能夠成爲經皮、透皮領域世界級的領先企業,並在開放平臺支持下,與所有合作伙伴共同爲中國經皮技術領域世界領先的目標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