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大學生就業,輔導員的作用在哪裡?

【一線筆談

轉眼又到了畢業季,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達到909萬人,已經成爲城鎮就業新成長勞動力中的主力軍,在持續提升我國勞動力人口質量結構的同時,也給學生就業工作增加了較大壓力。

根據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爲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作爲一項系統工程,大學生就業既需要國家和政府做好頂層設計,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不斷創新,爲大學生就業工作加裝“強引擎”,也需要各種社會力量協同一致,共同投入,助力大學生就業工作跑出“加速度”。高校輔導員因其與大學生接觸頻繁,關係密切,被視爲是一支對大學生就業有着重要作用的力量。

作爲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校教職人員,相較於其他社會力量而言,輔導員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方面具有兩種特殊優勢――個體優勢和職業優勢。個體優勢主要體現在輔導員大多畢業不久,與大學生羣體年齡相仿,專業相近,高度的同質性增加了兩者交流的融洽程度,提高了交流溝通的效率。職業優勢主要體現在輔導員近距離接觸大學生羣體,掌握學生的多種信息,熟悉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在綜合考慮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前述兩種特殊優勢,使得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中能起到心理輔導、資源鏈接和認知矯正特殊作用,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開展。

第一,發揮輔導員心理輔導作用。18~25歲年齡的大學生羣體屬於成年早期,正處於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出現差距,自我觀念矛盾亟待調整關鍵時期。此時的大學生個體飽含激情,富於理想,卻又受到現實中諸多困境的干擾,極易產生極端想法,出現過分自卑或過分自信的狀況。在就業選擇過程中,大學生個體常常會因一次受挫而否定自己,意志消沉無法自拔,不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自身狀態,從而錯失更多的就業機會。針對大學生的上述心理特徵,輔導員可以利用心理健康知識和自身成長經歷,引導大學生多維度、多視角地看待自己,從中確立科學合理的就業心態,積極應對就業過程,實現成功就業。

第二,發揮輔導員資源鏈接作用。理想的就業狀態應該是個人能力崗位需求之間的有效契合,找準定位,優勢互補,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從概率的角度講,通過一次選擇獲得適合工作崗位的機會較小,必然會經歷反覆的試驗過程,不斷試錯,才能找到適合自身的職業,可以用函數“理想就業={個人能力,試驗機會}”來表示這一過程。可以看出,提升理想就業概率的關鍵在於清晰界定自我能力和擴大就業試驗機會,兩者缺一不可。對於第一點而言,輔導員深入大學生生活,能夠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情況,是大學生清晰界定自我能力時的重要參考。對於第二點而言,儘管各高校在學生培養方案中都將實習規定爲必要課程,但因缺少國家對實習接收單位的硬性規定,實習過程的順利實現常常需要藉助各種其他關係,此時輔導員所擁有的同學資源及其他社會關係便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增加大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機會。

第三,發揮輔導員認知矯正作用。按照現行觀點,當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15%~50%時,高等教育即進入“大衆教育”階段。在畢業生就業政策與高校擴招政策雙重改革的共同推動之下,我國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轉變爲“大衆教育”,這一轉變是一場深刻的高等教育制度變遷,其中涉及高考入學、學生培養、就業改革和社會認同等多個方面。但是這種轉變最先發生在制度層面,社會成員觀念層面的轉變還需要一定的過渡時間。這也意味着,“精英教育”觀念還將在部分社會成員中存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部分家長和大學生仍然按“精英教育”標準對待就業選擇,這無疑如方枘圓鑿,影響到大學生的就業質量。輔導員因畢業不久,熟知高等教育大衆化的現實樣態,又與大學生羣體聯繫密切,心理距離接近,親其師信其道,通過輔導員的深入解釋,必然能夠改變部分大學生對於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認知,幫助其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就業態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大學生就業作爲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凝聚共識,羣策羣力,而作爲與學生接觸密切、關係親近的輔導員更是其中的關鍵力量。高等院校需要對輔導員工作高度重視並提供有力保障,充分發揮輔導員的個體和職業優勢,使其能夠在促進大學生就業領域發揮出更大作用。

(作者:閆闖,系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