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考試委員 賴清德人事考題

新國會開議三黨不過半,賴清德政府將面臨NCC、考試委員及大法官人事案的立院同意權考題。圖爲2020年考試委員同意權投票,國民黨立委舉牌抗議。(本報資料照片)

NCC委員、大法官、考試院、內閣提名時間點與人數

新國會正式揭開序幕,今年三黨不過半,政壇高度關注準總統賴清德提名首任閣揆人選,能否直面應對朝野對立外,新政府還將面臨通傳會(NCC)人事案、第14屆考試委員人事案及大法官人事案的立院同意權,面對在野磨刀霍霍,如何避免朝野對立,提名人選不被酸指「綠油油」,是賴清德的最新考題。

本屆國會朝小野大,藍白掌握過半席次,形同對人事同意權案具有否決權,對新政府構成壓力,人選除學經歷必須服衆,有時也需考量政黨合縱連橫。據過往經驗,將於7月底任期屆滿的NCC主委等4委員,預計4月完成提名,8月底任期屆滿的9名考試委員預計5月提名,7名將於10月任期屆滿的司法院大法官預計7月提名。

新北市長侯友宜14日表示,要獨立、公正、客觀選出來的人選才是最重要,展現出來的是行動,而不是口號。期待NCC真的誠如當時成立的宗旨一樣,能夠獨立、公正、客觀。

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表示,過去民進黨爲國會多數,審查草率,國民黨在投票環節只能退席抗議,如今狀況相反,未來只要認爲人選不合適,必定能透過嚴格的審查環節,達到制衡、監督效果。

他舉例,大法官人選學術素養、專業度要夠 ,人品特質也要清廉,政治立場不能太鮮明,但去年被提名的大法官尤伯祥完全是「綠營側翼」,只是因爲可以執行蔡英文總統意志、偏向執政黨,就被提名爲大法官,這種狀況若再發生,國民黨必會予以否決。

民衆黨立委林國成認爲,民進黨過去大多以自身喜好提名相關人選,但一黨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只要執政黨提出有共識、爲社會服務的人選,相信通過機率也很高。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說,提出朝野都能接受的人選並不難,過去也有經驗,舉凡提名黨派色彩較弱的人選,或提名其他黨派的人選,都是可能方式,如何做到各黨派可以接受,求取最大公約數,的確是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