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第一季經濟數據超預期 復甦後勁強

消費數據亮眼,如何做到可持續?圖爲民衆在售樓點觀看房產沙盤。(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19日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給出第一季國民經濟「成績單」,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2.2%。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好成績了。」尤其是第一季消費數據亮眼,要看如何做到可持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稱,要想讓消費持續增長,關鍵還得看大宗產品、耐用品的消費,其中房地產行業的止損恢復非常重要。

張燕生稱,疫情3年,個人、企業、地方、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受到重創,第一季各個主體都處於止損、修復的階段,這個階段過去後才能進入正常化運行。前段時間他去了川西,「很多個體工商戶說,他們需要3年的時間來恢復疫情的創傷。」

在中國第一季經濟「成績單」出爐之前,國際貨幣基金(IMF)11日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2.8%,中國經濟將增長5.2%,美國和歐元區經濟預計今年將分別增長1.6%和0.8%。IMF預計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約1/3。

姚洋認爲,今年第二、三季,中國大陸GDP的增長速度將超過6%。「全年實現5.3%至5.8%的增長應該問題不大。」

觀察者網報導,第一季經濟快速復甦過程中,消費明顯走強,同比增長5.8%,其中3月消費同比增長10.6%。

張燕生認爲,要讓消費持續恢復,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第二,要提高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例;第三,要提升中等收入人羣佔總人口的比例。

數據顯示,第一季餐飲收入增長13.9%,餐飲消費的修復快於商品消費。

「餐飲、服務業的恢復相當好,但這種消費有峰值,彈性較小。」姚洋說,現在很多人可能在報復性吃飯、報復性聚會、報復性出差,等這種報復性消費的勢頭過去,就會趨於平穩。

姚洋認爲,要想讓消費持續增長,關鍵還得看大宗產品、耐用品的消費,其中房地產行業的止損恢復非常重要。

然而,1-3月大陸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速爲-5.8%,相比1-2月的-5.7%沒有明顯改善。

「餐飲、住宿、出行等消費的上升空間是有限的,但房地產上升空間大且量大。」姚洋說,有很大一部分消費是和房地產聯繫在一起的,比如說,買了房之後就得裝修、買家用電器、買傢俱等等,房地產能夠帶動一些大宗消費。

因此,「需要儘快把房地產拉入正增長的區間。各個城市還要想一些新的辦法,取消一些限制性條件,提高大家購房的積極性。」

去年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中國已推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城鎮化仍處於較快發展階段,有足夠需求空間爲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從目前看來,雖然推出了各項政策,但成效並不明顯,房地產的止損問題還沒有解決。」張燕生認爲,需要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來解決房地產預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