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鋰電行業快速增長 總產值首次突破5兆元

大陸鋰電行業快速增長總產值首次突破5兆元。(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4日報導,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透露,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動力電池產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其中2月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保持高位增長。創新驅動讓中國鋰電產業領跑全球,鋰電儲能應用場景加速融入生產生活。去年中國鋰電年總產值首次突破兆元,超過1.2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5.28兆元)。

最新數據顯示,1—2月,中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69.6吉瓦時,累計同比增長13.3%。其中2月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21.9吉瓦時,同比增長60.4%。

報導稱,目前中國新能源電池以鋰電爲主,重點在消費、動力和儲能三大應用領域,其中動力電池的佔比超過了70%。大陸工信部日前公佈數據同時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年總產值首次突破兆元,超過1.2兆元。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整個鋰電行業而言,隨着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鋰電在綠色化轉型過程中將起到關鍵性節點支撐作用,鋰電行業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中國的鋰電產業不僅迎來快速增長期,同樣也領跑全球市場。

位於福建的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鋰電生產企業,日前公佈的資訊顯示,2022年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場佔有率爲37.0%,較上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連續六年排名全球第一。

據報導,位於福建寧德蕉城區的寧德時代電池生產基地,正加緊生產批量上市的第三代電池。區別於上一代也就是第二代電池,這代電池的優勢就是通過優化空間佈局,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比。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在新型儲能領域正飛速發展,這背後離不開鋰電池。

鋰電儲能領域同樣加速落地應用場景並迎來增長的視窗期。

最近,在福建省廈門市,一批新能源汽車換電網站正式投入使用。這樣一座換電站最多可容納48塊標準化尺寸、外貌酷似「巧克力」的換電電池,前來換電的新能源汽車僅需3分鐘時間,就能更換一組共兩塊的動力電池,從而獲得400公里的續航里程。

除了換電,鋰電儲能技術還運用於太陽能儲能充電領域。在福建福州、寧德等地的中心城區,一批引入了「新能源+儲能」技術的智慧快充站也在最近投入使用。通過加裝太陽能光伏面板、大型鋰電儲能設備蒐集存儲太陽能。

不僅是地方,中央企業也在積極佈局鋰電儲能應用,中國鐵塔依託210萬個網站、打造分散式電力網絡、分散式儲能系統,目前已在全大陸280多個城市部署換電網點5.7萬個,每天爲90萬外賣騎手、快遞小哥提供超200萬次換電服務。

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由三峽集團開發的兆瓦時級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正在進行併網前的調試工作,這個專案實現了儲能型固態鋰離子電池在全球的首次示範應用,示範項目中固態離子電池使用壽命可以達到6000次以上。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儲能型鋰電產量突破100吉瓦時。

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副司長楊旭東:去年中國的鋰電儲能型鋰電累計裝機增速超過了130%,儲能領域是實現我們的綠電從發電到應用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將來我們覺得在這個領域還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國將從多方面推進新型電池產業高品質發展。

工信部表示,在加快鋰電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將推動鈉電、氫燃料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器等新型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的高品質發展。同時,在技術創新方面,加快新型電池與太陽能光伏、關鍵資訊技術、重點終端應用融合創新,推動新型電池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長壽命、低成本的趨勢發展。工信部還將發佈新版《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加快建設鋰電全生命週期溯源管理體系,推動行業回收利用的水準。

楊旭東說:「我們還要進一步實施關於做好鋰子電池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推動供需的有效對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