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的中山大學

大陸中山大學校園一景。(取自中山大學官網)

大陸和臺灣都有中山大學。臺灣的中山大學位於高雄市。來到高雄,參觀中山大學是旅遊計劃中的一項。

臺灣的中山大學,全名叫國立中山大學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縮寫爲NSYSU)。校園依山傍水,背靠壽山,面向西子灣。山的另一面是繁華的鬧事,山的這一面就是中山大學的建築羣。大山隔開了浮華喧囂,給中山大學一方寧靜祥和的淨土。

國立中山大學的校徽就是以山水爲造型:綠色山形挺拔青翠,展現出堅毅的生命力,藍色的水流代表大海,表現出浩瀚中的柔美。希冀培養出的中山學子有着如山堅毅、如海寬廣的胸襟。

學校以「中山」和Sun Yat-sen命名以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其中一個大樓的名字就是「逸仙館」。學校的建築羣以紅色爲基調,在青翠蒼鬱的山嶺襯托下奪人眼目。

路過學校兩個門崗,一個崗亭的招牌叫「活動哨」,另一個門衛穿的制服上印着「中南海保全」的字樣。大陸人會覺得這些名稱有些怪怪的。

正好趕上飯點兒,我們來到學校食堂,兩份午餐花費130元新臺幣,約30元人民幣,價格經濟實惠。在臺灣我們又重溫了一遍大陸食堂的味道。

國立中山大學的歷史不長,1980年才建成招生。學校的建築外觀上平實無華,多少帶些滄桑之感,沒有顯現出什麼現代科技的元素和材料。

真正具有滄桑歷史的是同名的在大陸的中山大學。30多年前我去那裡看望一位教書的朋友,去過一次中山大學校園。現在的中山大學和那時相比恐怕是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據網上的資料,中山大學的中英文名字的演變很有意思,和歷史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

中山大學創辦於1924年。起初的校名叫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改名爲國立中山大學。1927年國民政府改校名爲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複名爲國立中山大學。1949年新政權接管了學校並於1950年去掉了「國立」二字,直稱校名爲中山大學。此校名沿用至今。

中山大學的英文名字據說1926年時規定爲Sun Yat-sen University。1950年後,開始使用中山的拼音改校名爲Zhongshan University。「文革」前後,開始使用大學的拼音,校名成了Zhongshan Daxu。大概是爲了還原歷史並與西方接軌,中山大學後來又將學校的英文名字恢復爲Sun Yat-sen University。

從歷史上看,兩岸的中山大學是截然不同的兩所大學,除了學校的校訓和有所雷同的名字。

兩岸的中山大學都奉孫文1924年爲國立廣東大學成立而題寫的十字訓詞爲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討,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別,切實地去做。十字校訓是孫中山先生對中山學子的殷切希望,也是對中華青年健康成長的期盼。(張晰/多倫多退休教師)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