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使館駁斥法媒稱中國疫情失控、疫苗無效

大陸使館駁斥法媒稱中國疫情失控疫苗無效。(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3日報導,中國駐法大使館當地時間1日在官網發佈〈中國抗疫成果不容抹黑篡改〉一文指出,近期中國進一步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政策。這本是利國利民、利於世界的好事,卻引發個別法媒不懷好意的炒作,嚴重誤導民衆對中認知。這些媒體對基本事實知之甚少,雙重標準、無中生有、以偏概全倒是信手拈來,中國使館願藉此機會給他們做做科普。

大陸駐法使館稱,謬論一:中國疫情失控。有些法媒不遺餘力地描繪中國「人道主義悲劇」:病例爆炸性增長、簡陋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中國抗疫已從「閃電戰」轉變爲「慘敗」甚至「災難」。不禁想問:這些媒體去過中國嗎?調研過各地情況嗎?瞭解中國三年抗疫歷程嗎?事實上,中國正是基於Omicron變異株重症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等國內實際,並在參考其他國家防疫實踐的基礎上,才順應人民呼聲,主動優化了防疫政策。而且這是在度過三年中疫情最困難時期後做出的調整,條件更爲適合,代價只會更小。目前,中國抗疫工作重點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進程是可控的,情況也在預判之中。北京等地已最先度過疫情高峰,其他省市也做好了準備,正密切跟蹤監測疫情,採取分級診療措施,生產生活恢復正常指日可待。至於部分民衆出於預防心理囤積藥品大可不必擔心,中國中藥產能基本滿足市場需求,退燒藥產能世界第一,相關部門也已批准進口輝瑞等新冠治療藥物,就算有個別藥品供應緊張也只會是短期的。

大陸駐法使館說,謬論二:中國疫苗無效。從疫情暴發之初至今,法媒就沒有停止過對中國疫苗的貶損污衊,此番防疫政策調整似乎又給了他們一次「炒冷飯」機會。有些媒體罔顧事實,稱中國80歲以上人口僅有40%接種了三劑疫苗,而正是中國疫苗的微弱保護力造成了「感染海嘯」。事實恰恰相反,中國疫苗完全有效,避免了數百萬人喪生。中國已有涵蓋多種技術路線和接種方式的十多款疫苗,累計接種超34億劑次,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佔全國總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60歲以上及80歲以上人口全程接種率分別超85%和65%。香港大學發佈研究報告顯示,接種加強針後,滅活疫苗對預防Omicron變異株引發的重症病例有效率與信使RNA疫苗基本持平,均達到97%。《刺胳針》子刊也承認滅活疫苗與信使RNA疫苗效力相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疫苗能完全預防感染,這是科學界的共識。輝瑞CEO打了4針自家產的疫苗還二次感染了新冠。對中國疫苗的無端質疑是對科學的蔑視,是病態的抹黑。

大陸使館指出,謬論三:中國關押民衆三年。這純屬偷換概念和無端誹謗。中國實行的動態清零政策並非一味的封禁。在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人民由於這一政策將病毒擋在國門之外,可以自由地生活,出門旅遊、購物、餐飲、看電影。黃金週期間旅遊景點人流如織,2021年2月11日至17日中國農曆春節期間觀影人數達1.6億,票房達78.22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3億美元。2020和2021兩年,中國電影票房居全球之首。而那個時候,美歐國家還大部分處於半封禁狀態,飯館不能堂食,旅遊景點關閉,電影院只能限制一半人數。要說中國人民被關押了三年,那美歐國家民衆這算什麼?

大陸駐法使館表示,謬論四:動態清零政策失敗。在過去三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中國實行動態清零政策。在此期間,中國內地新冠感染數不到40萬,新冠死亡數大約5235例。而同時期美國感染數超過1億,死亡數106萬。法國保守估計感染數3800萬,死亡數約16萬。而當12月初中國放棄動態清零政策轉而採取歐美國家的放開政策後,病例數急劇上升,有人說一天幾百萬。那麼,這到底是動態清零政策的失敗,還是西方防疫政策的失敗呢?

大陸使館稱,謬論五:中國疫情資料失真。有些法媒對中國疫情數據妄加評論、惡意揣測中國「隱瞞數據」,聲稱「官方數位和實情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甚至放出「此後數月中國死亡病例將達百萬」的危言。中國調整疫情防控策略後就不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這樣就無法得到準確的感染資料。這在包括法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很正常。美國政府2022年10月就宣佈不再公佈疫情官方數據,法國目前公佈的也僅僅是報告數據,有相當一部分病例並未報告。這裡的媒體爲什麼不指責這是隱瞞數據?至於新冠死亡病例判斷標準,世界上主要有由新冠病毒引發呼吸衰竭直接導致死亡和感染後28天以內全口徑死亡兩種,通俗地講,就是「因新冠死亡」和「伴新冠死亡」。中國從2020年以來一直採取第一類標準報告死亡病例。設想,一個人出車禍死亡,恰巧在他體內檢出新冠病毒,那他是算作車禍死亡,還是新冠死亡?目前中國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方式瞭解掌握感染情況。誠然,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但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曾做過、也正在對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額死亡」進行分析,相關結果將及時公佈。

防疫政策「換檔」後不可避免會有一個適應過程,相信法國對此並不陌生,因爲2022年第一季法國面對Omicron變異株選擇完全放開防控措施時,也遭遇了一波「疫情海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更是考驗。但有信心、有能力以最小的代價度過這波疫情高峰,使社會經濟、民衆生產生活重新迴歸正常。這幾天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街道上已是車水馬龍,商場裡已是人頭攢動,地鐵裡摩肩接踵,久違的煙火氣又回來了。各大國際機構預測,2023年世界經濟可能陷入衰退,而中國經濟則可能騰飛。相信中國經濟的騰飛將能夠拉動世界經濟增長,避免衰退。

大陸駐法使館強調,至於法國政府剛剛宣佈將對中國遊客入境採取限制措施,這是不必要的和歧視性的。歐洲疾控中心已公開表示歐洲「沒有理由」對中國遊客進行強制新冠病毒篩檢,並在公告中進一步指出歐洲國家的免疫和疫苗接種水準較高,在中國流行的新冠變種此前已在歐盟流行,況且與歐盟目前感染數相比,潛在自中輸入病例「相當低」。法國病毒學家布魯諾·利納也表示,關於中國將出現新變種的恐懼純屬「幻想」,「與法國現在每天每10萬居民440例感染的比例相比,每天來幾十個中國人是微不足道的」,對遊客進行檢測的「政治意義大於科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