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成主要施用毒品 警署加強查緝

警政署近5年查緝大麻成效

臺灣高檢署日前公佈國內毒品情勢分析及警示報告,特別針對大麻濫用情形提出示警及因應對策,其實不光是臺灣,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公佈的資料,也點名大麻已逐漸成爲主要施用毒品種類,全球緝獲量增加,顯示全世界的大麻產量、需求量也都在成長。爲避免陷入大「麻」煩,警政署已將大麻列爲「安居專案」查緝重點,並積極制定相關打擊策略。

刑事局緝毒官警表示,去年在緝毒六大系統中,警方查獲1378件大麻案、1470名嫌犯,查扣大麻1112公斤、大麻植株1萬1960株,都創下歷史新高。除前年受疫情嚴重影響,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顯見國內大麻市場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

相較大麻查緝量以倍數增加,施用大麻人數卻未明顯相對提高,去年最多僅402人。警方指出,這跟大麻施用族羣大多爲白領階級、年輕族羣或具國外居住經驗的ABC有關,這羣人較少因其他犯罪被查緝,施用地點多在住家或娛樂場所等隱僻處所,增加查緝困難,坦言施用黑數一定是好幾倍。

爲全面壓制大麻濫用,警政署將大麻列爲首要打擊的毒品,增訂了「向下刨根追蹤毒品大麻流向獎勵」,鼓勵各警察機關積極查緝大麻流向與潛在施用對象。另在「精進緝毒成效工作計劃」中,增加大麻施用對象項目,要揪出大麻施用人口。

刑事局說,目前已將「查緝大麻施用」列爲今年第7、8波安居緝毒專案的重點工作項目。並考量到吸食大麻的特性,今年2月執行「防制營業場所涉毒工作」,強力防制酒店、夜店、KTV等營業場所涉毒,並加強查緝在店內呼麻的族羣。

警方指出,「拒毒於境外、截毒於關口、緝毒於內陸」,檢警去年5月曾查獲史上最大宗走私大麻案,保三總隊會同關務署基隆關,在臺北港查獲一個貨櫃的木屑粒內,夾藏409包、重達456公斤的大麻花,黑市價高達7億元,估計這批大麻可供45萬人次施用,若流入市面,將嚴重毒害國人。

此外,桃園市警局去年9月破獲鬆聯幫吳姓男子,夥同柯姓小弟及印尼籍逃逸外勞栽種大麻,查扣大麻植株4218株,創下史上查獲規模最大的大麻植栽場,成功阻斷大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