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產業生態,5G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回顧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史,從未有過任何一代技術像5G這樣被寄予厚望——作爲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使能技術、重要引擎和關鍵基礎設施,5G的巨大價值早已超越了技術本身。

正所謂獨木不成林,5G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從研發、標準化、工程設計、產品推出到商用落地,融合了行業很多從業者的努力,對於旨在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使能數智社會發展的5G來說,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尤爲重要。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生態,在5G標準制定和演進、加速終端發展、賦能行業等方面均發揮了積極作用和巨大貢獻。

合力助推標準不斷演進

首先來看標準。

目前,整個網絡建設都是基於國際標準的第一版標準——5G基礎標準R15,滿足5G三大應用場景中的增強移動寬帶場景(eMBB),實現更快的網絡傳輸速率,主要面向ToC市場,爲之後的5G發展提供整體架構,R15是5G未來演進的奠基石。

R16聚焦完善的低時延、高可靠能力,R16還首次引入了NR V2X,引入面向C-V2X的基於5G NR的直連通信,這幾項新功能都是R16中推動5G向垂直行業擴展的關鍵技術。2020年7月的3GPP TSG第88次會議上,5G R16標準宣佈凍結,標誌着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

R17主要針對中高速大連接的物聯網場景。頻譜方面,R17支持的擴展特性之一是將毫米波頻段從52.6GHz擴展到71GHz;同時,R17還引入了面向較低複雜度物聯網終端的“NR-Light”(即RedCap)、非地面通信(NTN)即衛星通信,還支持增強的工業物聯網、定位和V2X,以及增強的集成接入與回傳(IAB)和射頻中繼器。

R18開啓5G的第二個階段即5G-Advanced,R18將帶來全方位的能力提升:一是寬帶持續增強,更好支持以XR爲代表的新業務,更高頻譜效率、更好網絡覆蓋能力,終端更節能;二是垂直行業支持,加強融合應用,更多垂直行業專用類型終端,垂直行業專有場景的增強(例如上行能力增強、定位增強等);三是人工智能融合,開發新資源維度;四是通信感知融合,激發5G新潛能。

2022年6月9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召開的3GPP RAN第96次會議上,5G R17標準宣佈凍結,標誌着5G第二個演進版本(第三個版本)標準正式完成。這不僅意味着5G技術演進第一階段的圓滿結束,而且也證明了移動“生態系統”具有強大韌性,爲5G行業應用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支撐5G標準制定和演進方面,包括全球領先的運營商,華爲、中興、愛立信、諾基亞貝爾、高通等在內的全球領先廠商均做出了非凡貢獻。

例如,在5G標準演進方面運營商正在引領行業。2022年6月6日中國移動攜手產業夥伴共同發佈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產業樣板及《5G-Advanced新能力與產業發展白皮書》,標誌着5G-Advanced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推進5G-Advanced邁入產業構建新階段;2022年5月15日中國聯通發佈5G-Advanced三大智慧系列科技創新及實踐成果。

除此之外,在移動通信行業已經有超過三十年的投入和技術積累的高通,從2G、3G、4G一直到5G都全程參與,攜手產業生態助力R15、R16、R17標準的制定,以及未來R18的演進,持續推動5G發展,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全球無線技術持續發展。

設備商方面,例如,146年曆史的愛立信深度參與了移動通信網絡從1G到5G建設全過程,5G時代更是爲建立全球統一的5G標準做出重要貢獻。

5G手機加速普及,芯片支持功不可沒

5G商用初期,作爲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智能終端形態,5G手機成爲5G商業化的先鋒。與4G時代相比,5G手機發展和成熟的速度更快。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採用5G技術的智能手機已佔全球智能手機銷售量的51%。

在國內,5G手機款式大幅增加、體驗不斷提升、價格不斷下降,促使5G手機加速普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5月,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2080.5萬部,其中5G手機1773.9萬部,同比增長6.0%,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5.3%。

作爲手機最核心的元器件,芯片的迅速成熟成爲5G手機普及的關鍵驅動力,也是5G產業生態開放合作的突出體現。5G時代,終端芯片市場再度洗牌,第三方芯片供應商僅存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三大主流玩家,以及三星、蘋果等少數具備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機企業。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研究報告《2021年Q4基帶市場份額跟蹤:高通和聯發科共同搶佔95%的5G市場份額》指出,2021年全球手機基帶處理器市場收益同比增長了19.5%,達到314億美元;其中5G基帶收益同比增長71%,佔2021年基帶總收益的66%。高通、聯發科、三星LSI、紫光展銳和英特爾佔據了2021年基帶芯片市場收益份額的前五名,高通以56%的收益份額引領基帶芯片市場,其次是聯發科(28%)和三星LSI(7%)。

行業應用碩果累累,生態各方攜手加速深度融合

如果說ToC市場是5G應用的基本盤,加速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助推數字經濟發展便是5G真正的目標。愛立信預計:到2030年,5G帶來的全球數字化轉型的經濟收入將達到1.5萬億美元。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ICT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以中國市場爲例,在產業生態各方的通力合作下,5G的觸角正在延展到更多行業領域。2021年7月,十部門聯合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了要在諸多細分領域開展融合應用深化行動。公開數據顯示,5G正在我國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5325個,5G行業應用發展駛入“快車道”,先導領域應用開始規模複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首先,數字經濟時代,千行百業的數字化需要高性能的網絡連接作爲基礎底座;其次,5G時代複雜、多元、融合的新業務和應用,對核心網、無線網絡、邊緣側以及終端的算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5G行業應用涉及方方面面,往往需要跨行業的協作才能完成。

因此,5G應用的發展對產業生態的上下游都提出了開放合作的更高要求,需要各方攜手加速IT、CT、OT深度融合,打通產業鏈各環節,共築良好產業生態,亟需更多技術和產品處於萬物連接、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關鍵行業趨勢的交匯點的企業之間合作共贏。憑藉在連接、高性能、低功耗計算、終端側AI等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專長,高通打造了統一的技術路線圖,將AI、影像、圖形處理和連接等技術優勢帶給幾乎所有類型的網聯終端,不僅爲行業提供了多代覆蓋豐富終端類型的5G解決方案,還與衆多中國企業緊密協作,通過“5G領航計劃”、“5G物聯網創新計劃”、設立5G生態系統風險投資基金等重要舉措,不斷加速5G商用進程、應用落地和生態創新。

面向未來,希望業界繼續以5G等創新技術爲雲梯,打造開放創新生態,加速實現數智社會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