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屋頂中國下的兩國論 互視爲不是外國的國家

總統的脊樑:二○二四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的兩岸視角(天下文化)

蔡英文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不是兩國論,引發議論。

兩國論有三種:

一、臺獨的兩國論:就是「臺灣中國,一邊一國」。但「法理臺獨」已經變成「借殼臺獨」,因此就由「臺灣中國,一邊一國」變成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邊一國,互不隸屬」。此時的「中華民國」只是一個殼,已非「中華民國」,已經脫離了中華民國的憲法意義與歷史傳承。

民進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就是在反對「一中原則」及揚棄「一箇中國」下,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爲臺獨的兩國論。

謝志偉吐血舉國旗,即是典型的臺獨兩國論。

李登輝的「兩國論」,因其人格傾向,亦被解讀爲臺獨兩國論。

二、「一中原則」爭議造成的兩國論:主張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並認爲或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對亦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非叛亂團體,動員戡亂時期已終結)。唯對主權的意涵,或主張互不承認,或主張相互涵容(例如,主張一國兩區)。

至於「一箇中國」的議題,中共對國際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始終未在面對臺灣發言時公開主張「一箇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僅屢申「一中原則」,但未明言「一中原則」的定義爲何。

臺灣方面,則在國民黨執政時期依據「一中憲法」,主張「一箇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或稱「對於一箇中國的意涵,認知各有不同」(一中各表,否定一箇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未否定一箇中國)。

當臺灣與大陸對「一箇中國」的意涵出現歧義,分別持守「中華民國vs.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時,其實就形同是兩國論。

唯這種兩國論與臺獨的兩國論不同。因爲,在這個架構中,中華民國並未脫離中華民國的憲法意義與歷史傳承,不會說「七十二年來的中華民國」。

但由於「一中各表」毀於中共,此種兩國論失去憑藉。國民黨亦告邊緣化。

三、大屋頂中國的兩國論:此說主張,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有一「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的「大屋頂中國」。因此形成分治而不分裂的架構。此即第三種的兩國論。

兩國論的根源在中共始終操作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中共主張中華民國已在一九四九年滅亡,並以外交、政治及軍事威脅等暴力工具,不但指「臺灣不是一個國家」,也強要臺灣接受「中華民國已死,不是一個國家」的地位。臺灣不能稱自己是中華民國,甚至不準稱「臺灣」,只能稱「中華臺北」或「個別關稅領域」。

這些都是中共暴力造成的效果,卻在事實上造成一組悖論。中華民國是歷經七次總統直選、兩次政黨輪替的國家,這是事實;但中共卻強要臺灣接受「中華民國已死,不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判決,也是事實。

但是,臺灣當然不能接受「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無法接受「中華民國不是國家」。於是,中華民國若自認是一個國家,就必然進入前述三種兩國論之一。

這三種兩國論都不可能在事實上否定「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臺獨的兩國論,只是把「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變成「臺灣國」的殼。一中原則造成爭議的兩國論,則繼續「認知各有不同」,各說各話。大屋頂中國的兩國論,則欲在「分治而不分裂」中尋找兩岸出路。

若走向臺獨的兩國論,兩岸不可能有和平。走向一中原則爭議的兩國論,兩岸各持排他的主體性,失去維繫的連結點。走向大屋頂中國的兩國論,則主張兩岸各有主體性也互有連結點。

大屋頂中國: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互視爲不是外國的國家,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箇中國。

在大屋頂下「互視爲不是外國的國家」,此說出自昔日東西德的理論,可說就是「兩國論」。

其實,當年的「大屋頂德國下的東西德」與今日「大屋頂韓國下的南北韓」,雙方皆是聯合國會員國,「互視爲不是外國的國家」。人家可以,但兩岸不行,中共堅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

如今的問題是:中共主張中華民國不是國家,但臺獨卻劫持了中華民國,演成借殼臺獨的兩國論。賴清德說:一九四九年後,中華民國已經在臺灣新生了。

此一情勢,對中共及民進黨皆是嚴重考驗。

對中共言。在民進黨的「借中華民國殼的臺獨」,與美國的「借一中政策殼的一中政策」之下,切香腸切切切,最嚴重的想像是臺灣可能變成向西推進兩千五百公里的「巨型關島」,名字仍叫「中華民國」。此一想像也許太極端,但這個趨向卻已經出現。

更值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臺灣人民因「懼統容獨」發生的政治認知變化,可能使「借殼臺獨的兩國論」成爲主流民意,因爲在「中華民國臺灣」之下,華獨與殼獨合流。

中共面對這個「不正名制憲的借殼臺獨」,武統無藉口,和統無民心,恐怕香腸就要被切到底。軍機繞臺停不住,兩岸和平就絕望。

對民進黨言。此際,民進黨是站在「臺獨的兩國論」上,大陸若決心發動超限報復,臺灣必定承受不起,民進黨要有魚死網破的準備。但是,民進黨其實仍有操作情勢轉向「大屋頂中國兩國論」之可能性,引領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因爲,臺獨是中共「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產品。

因此,對中共及民進黨雙方言,若能達成「你不消滅中華民國,我不臺獨」的默契或共識,就可能建構起分治而不分裂的「大屋頂中國」。

中共曾一再主張,「雙方各自規定符合一箇中國原則」,現在應可正名爲「雙方各自憲法」;又稱,「大陸與臺灣同屬一箇中國」,現在可以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同屬一箇中國」。此即「大屋頂中國」。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同屬大屋頂中國,互視爲不是外國的國家。

若問,大屋頂中國還有沒有統一議題?答案是:若是「互統一」,就仍是大屋頂中國。

兩岸搞到今日這種不可收拾的局面,主要根源即在中共與臺灣共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解方就在:雙方定錨於中華民國。(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