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發燒是副作用還是確診?臺大醫教4招辨別

有一名婦人因施疫苗不適,以爲是副作用,沒想到卻是確診新冠肺炎。(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北巿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一名看護接種AZ疫苗後發生發燒等症狀,認爲是副作用,自行搭臺鐵自強號返回臺中新社,沒想到確診。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要分辨發燒是打疫苗的副作用,還是有新冠肺炎等其他感染症,可從發燒時間及有無合併呼吸道症狀等四個觀察點,做初步自我分辨。

臺中市衛生局大家分辨確診與疫苗副作用的差別。(圖/翻攝自臺中市衛生局臉書

該名看護爲60多歲女性,6月4日於仁愛院區接種AZ疫苗後,開始出現發燒、身體虛弱等症狀,於6月7日搭乘自強號到臺中豐原站,再轉搭計程車回家,因不適症狀持續一個禮拜而未外出,6月13日至醫院做快篩及PCR,結果皆爲陽性確診。

究竟施打疫苗後出現發燒,到底是接種疫苗的副作用,還是感染新冠,李秉穎教4種自我辨別的方式,第一,打疫苗發燒通常發生於24小時內,超過24小時後發燒,就很有可能不是疫苗引起;第二,打疫苗發燒通常不會超過48小時,若超過48小時,就要儘速就醫。

第三,疫苗會引起發燒,但不會引起明顯呼吸道症狀,或其他與疫苗不相干症狀,第四,若打了疫苗不只發燒,還有嚴重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要馬上就醫查看是否有其他感染症。

另外,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也表示,接種疫苗1至3天出現發燒、疲倦、肌肉痠痛頭痛等副作用,都屬正常現象,呼籲大家不要緊張,打完疫苗記得多喝水、多休息,但仍要注意身體狀況,若同時出現乾咳、喉嚨痛、腹瀉、嗅味覺異常及呼吸急促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邊境管制措施, 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