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鄉村共富! “小”櫻桃打開鄉村振興“致富密碼”

走進位於濰坊安丘市石埠子鎮胡峪社區豆角地村的櫻桃大棚,一顆顆色澤亮麗、圓潤飽滿的櫻桃掛滿了枝頭,村民李方連忙着將成熟的櫻桃採摘裝盒,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大棚櫻桃比露天櫻桃上市早一個半月,也爲農民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共種了2個大棚,大約有3.5畝櫻桃,今年大棚櫻桃的長勢不錯,畝產在2000斤,上市有半個多月了,價格每斤在30-50元,採摘期可以持續一個半月,預計今年收入能到25萬元左右。”豆角地種植戶李方連高興地說。

石埠子鎮栽培櫻桃歷史悠久,名揚四方,1996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爲“中國櫻桃之鄉”,最早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初年,自古有“春果第一枝”和“三鮮之一”的說法。該鎮現有大棚櫻桃2000畝,露天櫻桃10000畝,平均畝產3000斤,帶動7000餘名村民每年人均增收超3萬元。

“我們石埠子的大櫻桃口感脆甜,核肉不分離,這邊是山嶺地,有種植櫻桃的天然優勢,土壤含磷量高,種出來的櫻桃又脆又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種的櫻桃不打催熟劑,屬於純綠色有機農產品。”談起村裡的櫻桃,豆角地村支部書記李會連自豪地說。

近年來,石埠子鎮深耕現代有機農業沃土,堅持從源頭抓起、從技術抓起,建立起“五化、四定、三包”農產品安全檢測體系,不斷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優品增效,傾力打造高端有機綠色農產品品牌。先後註冊了“愛上青山”“優加果蔬”“石埠子”“書院”等品牌商標,榮獲山東省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石埠子鎮櫻桃被農業部認定爲“有機產品”。

“鎮黨委牽頭成立了“強村富民合作社”,我們幾個種櫻桃的村也加入了,能帶動羣衆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還能爲村集體經濟帶來10多萬元的分紅收入。”石埠子株梧社區車相村支部書記李學武說。

石埠子鎮探索“社區黨委+供銷社+信用社+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民”的創新發展模式,由黨委主導聯合14家種植合作社、13個櫻桃種植專業村、11個草莓種植專業村聯合成立“石埠子鎮強村富民農業農民聯合社”,堅持“黨建引領、聯村共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櫻桃、草莓等農產品進行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運營,變散戶種植爲抱團發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2023年,該鎮的櫻紅櫻桃專業合作社,豆興大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入選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我們將進一步培育和壯大特色農業,大力發展草莓、櫻桃、大桃等特色產業,盤活用好特色資源,推動產業向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農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模式,爲鄉村振興持續發力積澱力量。”安丘市石埠子鎮農服中心主任倪樹平說。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客戶端記者 都鎮強 通訊員 武玉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