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越劇傳承人王文娟 林妹妹寶哥哥隔代相遇

林青霞(左)2018年與王文娟在上海相見歡。(林青霞提供)

粉絲將王文娟(左)、林青霞的劇照合成,讓她們在《紅樓夢》電影裡同框。(林青霞提供)

王文娟(左)飾演的林黛玉,經粉絲合成後,跨時空與飾演賈寶玉的林青霞相遇。(林青霞提供)

王文娟(左)1995年與林青霞見面時,相談甚歡。(林青霞提供)

這張象徵着「仰望天際,雲去雲來」的照片出自於林青霞。(林青霞提供)

賈寶玉和林黛玉在曹雪芹的《紅樓夢》裡相遇,在《紅樓夢》的電影裡相遇,脫下了戲服的林妹妹和寶哥哥在臺下也相遇了。

一九七七年在香港李翰祥導演家的閣樓上,小小的電視螢幕放映着一九六二年大陸拍攝的越劇《紅樓夢》,徐玉蘭演賈寶玉,王文娟演林黛玉,導演不停的讚賞兩位演員,說他們唱得好演得好,觀衆入了戲,感覺他們就是寶黛的化身。當時我和張艾嘉即將演出《紅樓夢》,他拿這兩位傑出的越劇演員給我們做示範,告訴我們,只要把戲演好觀衆就會接受,以此爲我們打氣。

迴廊亂跑影像深

看了王文娟演的林黛玉,有一個鏡頭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那是她聽到傻大姐說賈寶玉要娶薛寶釵了,在迴廊上茫然無力的來回亂跑,不知道要往哪裡去。王文娟步履輕盈得像柔弱的柳條在風中飄過來飄過去,衣裙隨着她的腳步和身段翩翩揚起。林黛玉體弱多病,性情孤傲,在王文娟的演繹下,絳珠仙子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剛烈,活了!那是王文娟臺下數十年功練就出來的。

李導演非常珍惜和欣賞他手上這部大陸拍攝的《紅樓夢》,他頻頻搖頭說:「這部片子沒有了!給燒掉了!」相信他是太惋惜和太喜歡這部戲了,竟然捨棄了他拿手的黃梅調,讓我們唱起越劇來,他是想保留並流傳他心目中最傾慕的畫面。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部片子拍攝完成後未在大陸上映,卻在香港上映了,因此李導演會有拷貝。大陸首映此片是一九七七年文化大革命之後,聽說有十二億人看過,轟動得不得了,可以說是那一整代人的記憶,問起生長在那個年代的人,憶起《紅樓夢》都讚譽有加深受感動。王文娟和徐玊蘭是絕配,如魚得水,空前絕後!

鏡片擋不住光芒

誰會想到當年對立的兩岸,隔代的林黛玉和賈寶玉會在上海相遇。二○一八年,李導演閣樓上的林黛玉,在我面前出現了。一九六二年的林黛玉和一九七七年的賈寶玉相會,兩人一見如故,我稱她老師,她堅持要我直呼她的名字文娟。

九十二歲的文娟,身材修長勻稱,腰桿筆直,灰底粉紅花的中國式上衣配一條白長褲,腳踩白球鞋,童顏鶴髮,即使是眼鏡鏡片也擋不住她炯炯有神的眼睛閃着的豔光,我端詳她就像寶哥哥見了林妹妹那樣稀奇,竟然脫口而出「你有沒有畫眼線?」她微笑的說「畫了。」一切是那麼的自然。

年過九旬赤子心

我和文娟剛一坐下話匣子就不斷,我談她當年的林妹妹,告訴她我多麼欣賞迴廊那段戲,她談我當年的寶哥哥,說我演繹得青春,並且欣賞李導演設計的服裝、佈景、道具和美麗的畫面。我問她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她說看得出學習借鑑越劇電影的地方。我問她平常做些什麼?年過九十的她依然上進,不止喜愛琴棋書畫還研究歷史地理,她有一顆赤子之心,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說了好一會兒纔想起晾在旁邊的才子王悅陽,安排我們見面的好友賈安宜,還有文娟的女弟子李旭丹。突然警覺文娟是上了年紀的人,腰桿筆直的坐了很久,趕快拿個椅墊讓她靠着。

「命根子皆是戲」

在靜安香格里拉酒店行政酒廊裡,旭丹爲我們清唱了一段「天上掉下個林妺妹」和「黛玉葬花」助興,文娟面帶笑容滿意的欣賞她得意門生的表演,不知不覺已消磨了三個小時,文娟始終一派優雅嫺靜的端坐着,我那遞過去的大紅椅墊毫無用武之地,窗外夕陽的金光斜斜的照進窗裡,文娟起身告別,雖然意猶未盡,我也不好讓她久留。臨走她送我一本她寫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我送她我寫的《窗裡窗外》和《雲去雲來》。

二○二一年八月六日凌晨,王文娟先生仙逝,她九十五歲的生命,有八十三年是花在鑽研、演繹和傳承越劇上,難怪她會說,「我的命根子是戲」。

王文娟先生的戲夢人生,從她十二歲由家鄉浙江省嵊縣到上海投奔表姐竺素娥開始,她跟表姊學唱小生和花旦,十九歲就獨挑大樑。二十一歲以一出「禮拜六」在上海灘一炮而紅。二十二歲時就和徐玉蘭搭檔,後來成立紅樓劇團,兩人並肩合作超過了半個世紀,演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舞臺作品。九十高齡依然繼續指導提攜後輩、傳承越劇藝術。

仰望天際尋故人

很欣賞她的人生哲學「臺上演戲複雜一點,臺下做人簡單一點」,可不是,戲臺上她把「質本潔來還潔去」的詩魂林黛玉演得絲絲入扣、動人心魄。戲臺下越劇院領導曾擔心的問「你演得好林黛玉嗎?」她回答得簡單「演不好,頭砍下來!」

王文娟先生一生得獎無數,光是終身成就獎就拿了幾個,我認爲最值得一提和最有意義的一項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越劇"傳承人」

如今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又回到天上了,在雲去雲來間。或許哪天我們不經意的仰望天際,林妹妹會在雲裡出現呢!

二○二一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