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白氏雙標章 助企業攻國際訂單

擁有「鄧白氏雙標章」,提升業者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競爭力。圖/業者提供

因應氣候變遷,聯合國設定2050年「淨零碳排」永續發展目標早已成爲全球共識。出口導向爲主的臺灣,是國際供應鏈重要的一環,從各大產業龍頭近年來加速設定「碳中和」的短中長期目標來看,作爲大型企業供應鏈的中小企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只有落實ESG,才能拿穩訂單,守住永續獲利。

這一年來,鄧白氏深刻感受到臺灣中小企業陷入「碳焦慮」的困境,被供應鏈上游廠商要求提供ESG證明,然而ESG的國際標準和倡議又多又雜,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預算裡,要進行溫盤,還要思考如何減碳,國際大廠更釋出「不永續,就淘汰」的訊息。

爲協助臺灣中小企業面對ESG挑戰和打入國際供應鏈,美商鄧白氏重磅推出「鄧白氏雙標章」計劃,目的是爲了將在地實踐全面推廣,並充分利用鄧白氏全球數據庫優勢與豐富的國際經驗,支持臺灣中小企業成功贏得全球新商機。

當中小企業接受鄧白氏的資訊收集和審覈後,鄧白氏就會分發一組「鄧白氏環球編碼」,同時建檔於鄧白氏全球企業資料庫。以美國FDA來說,包含醫療器材、食品、化妝品等衆多產品類別,申請註冊時皆需要「鄧白氏環球編碼」;而對於欲將App在iOS商店上架的公司,在申請Apple企業開發者帳號,或是其他業務往來時,都需要「鄧白氏企業認證」資訊。此外,近年來美國政府對進口把關越來越嚴格,擁有「鄧白氏環球編碼」,能享有優先通關的權利,加速通過重重資料審查的關卡。要取得「鄧白氏永續標章」,並瞭解自身在全球同業中的整體表現、競爭力分析與行動建議,進而掌握自身的全球競爭力與ESG程度和全球同業的競比狀況。

中小企業必須完成對接國際六大永續準則(SASB、GRI、CDP、UN SDGs、TCFD、PRI)的ESG自評表,透過和鄧白氏全球數據庫的資料比對驗證,以及全球一致的AI模組分析技術來評估企業的ESG分數,表明企業具有資訊透明的ESG數據揭露且專注於ESG倡議行動,才能增加國際品牌廠商的合作意願。

鄧白氏強調,國際大型品牌商已運用ESG指數做爲供應鏈選商的指標,ESG將不再只是主觀評斷道德價值,更是基於數據的客觀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