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造成高房價? 央行六點聲明 不背鍋

央行六點聲明強調,一是央行法定經營目標不包含盈餘繳庫,不需採低利率及低匯率來達到盈餘繳庫,政策利率由理事會綜合考量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後決定,國內實質利率相對主要經濟體也仍屬適中。

二是臺灣通膨上升,主因疫情、俄烏戰爭使國際原物料成本上漲,及疫後娛樂服務價格上揚,加上近期颱風等因素使蔬果價格漲幅高,並非低雙率所致,且近年臺灣通膨率相較主要經濟體仍屬溫和。至於影響房價因素衆多,利率僅影響部分,主要受各地區住宅市場供需及住宅制度面因素影響。

央行舉例,各國央行利率政策主要用於穩定物價,並非用來處理房價問題,過去日本、瑞典曾以升息對抗房價,均以失敗收場;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爲調升利率處理高房價問題是「大而無當」的手段。

三是行政及立法部門一向尊重央行,未曾干預相關決策,且德國智庫貝特曼基金會也多次指出,臺灣央行具有完全獨立性,且央行經營績效普受標普、穆迪、惠譽三大國際信評公司肯定。

央行指出,四是央行致力貨幣政策透明化與對外溝通,定期公佈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增加外界對央行貨幣政策瞭解與信任;外匯資訊透明度高,同樣定期公佈外匯干預資訊。

五是央行及金管會均負有「金融穩定」職責,不宜在央行單獨設置專責單位;且央行已有金融穩定評估機制,並與金管會、農金署及存保公司等共組「金融監理聯繫小組」,足以因應「金融穩定」事項,迄今運作良好,無需另設相關組織。

對於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央行在第六點聲明重申,持正向、開放立場,但不宜無償撥用外匯存底,應先立專法,成立獨立的專業管理機構;資金來源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發行特別公債,交給該專業管理機構,再於外匯市場購買外匯從事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