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昨舉辦盛大頒獎典禮 打造金融業數位轉型賽場

工商時報7日舉辦第一屆「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出席貴賓工商時報總編輯樑寶華(左起)、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錫、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糜以雍、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董事長劉燈城、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許璋瑤、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賀鳴珩、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及東吳大學數位貨幣與金融研究中心執行長歐素華共同與會。圖/顏謙隆

第一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7日舉行頒獎典禮。主辦單位工商時報董事長暨社長陳國瑋表示,數位轉型與數位生態圈是金融業未來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工商時報舉辦數位金融獎的評鑑活動,既是承擔也是責任,希望藉此做法,讓臺灣金融業未來的發展能夠愈來愈好。

首次舉辦的《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爲求辦到盡善盡美,歷時十個月才告完成,在獲得金管會支持,以及金融總會及各金融周邊單位與公協會全力相挺之下,共有76家金融機構、14家被推薦金融創新公司參選,最後在219件參賽作品中,評選出109個獎項。

堅實的評審陣容,爲本次活動最大的亮點之一。由金融界大老、聯合信用卡中心董事長劉燈城出任評審團總召集人,他同時也是銀行分組召集人,此外,並邀請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集保中心董事長林修銘,分別出任保險與證券分組的召集人。

在20家金融周邊單位、公協會,以及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東吳大學數位貨幣與金融研究中心等共同主辦單位的協力下,共同邀請在數位金融上學有專精、實務經驗豐富的人士,籌組成評審團。

陳國瑋稱「這是臺灣金融史上最夢幻的評審陣容」,即使在臺灣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評審團成員也克服各種困難,進行爲期四個月,分三階段的嚴謹、公平、公正的審查,選出金質與優質獎得主,工商時報希望將數位金融獎打造成奧運級的金融競賽場,致敬表現優異的臺灣金融發展先趨者。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肯定工商時報創設數位金融獎的初衷與效益,對協助推動臺灣金融數位化的努力相當認同,希望透過金管會、金融業、媒體與社會上所有金融消費者的協力,一起讓臺灣數位金融發展得比國際更好。

《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共分銀行組、保險組(壽險與產險)、證券組(綜合證券商、期貨業、投信投顧業)三大分組,評鑑獎項包括數位資訊安全、數位創新、數位轉型典範、數位普惠、數位資訊服務、數位業務優化(網路投保服務)等六獎項,設置金質獎與優質獎。

銀行組如中信銀獲一金質獎與四優質獎、玉山銀行獲一金質與三優質,獲獎數最多;壽險組則是國泰人壽拿下三項金質獎,最爲亮眼;產險組是國泰世紀產拿下二金質及一優質,亦是獲獎數最多。   證券組部分,中國信託證券拿下二金一優的獎項,凱基證券及元大證券分別拿下一金一優;投信部分是元大投信有二金四優,羣益投信是二金三優,相對獎數最多,期貨商部分,凱基期貨與羣益期貨各拿到二金一優。

評審團強調,所有參賽金融機構都各有數位轉型或創新的優點,都是臺灣金融史發展數位的先驅者,工商時報亦承諾此獎項將永續經營,成爲見證及推動臺灣金融數化轉型的重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