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立 打造5G智慧汽車物流園區

東立物流小檔案

臺灣最大成車物流商東立21日宣佈,將在臺北港打造亞洲首個5G智慧汽車產業暨跨境物流園區,投資金額達60億元。此案總面積59.65公頃,預計2025年啓用,將是全臺最大汽車物流園區,年汽車進口量以30萬輛爲目標,可爲臺北港每年創造逾1,270億元產值。

東立目前一年處理進出口汽車達20萬輛,包辦特斯拉、保時捷等多達24家知名品牌車廠進口車及重機等,同時爲國瑞國產車提供出口到中東等地服務,每個月靠港汽車船多達30艘,近十年間業務量快速成長十倍,2021年營收上看16億元。

東立物流董事長洪辰冬強調,氣候變遷大幅改變汽車產業,朝自駕車、電動車發展,東立臺北港5G智慧汽車暨跨境物流園區即着眼下一個世代的汽車,規畫方向有兩大主軸,一是Go Smart採智慧物流升級策略,二是Go Green走向低碳/碳中和永續。

臺北港新園區包括兩大項目,一是智慧汽車加值中心暨無人駕駛整合區,主營智慧車輛整備中心、綠色能源系統、5G&C-V2X智駕專區等;另一是智慧跨境物流中心,主營跨境電商物流、兩岸海運快遞物流、智慧綠色物流管理科技、5G & AIoT碳足跡應用等。

東立物流總經理施皇吉也表示,東立的目標是打造亞太區域電商與智慧物流區域運籌樞紐,新的園區將可同時容納2.3萬~2.5萬臺車輛,2022年東立車輛處理臺數將突破200萬。看好進口電動車逐年成長,估計2025年臺灣進口車最少1/3是電動車,到2030年後可能達到半數以上,東立也計劃在園區打造全球首個電動車專屬港口。

除此之外,東立將積極發展港口物流,與華岡船務合資成立的臺北港國際物流公司,專攻兩岸海運快遞,以空運的速度(三小時至平潭)、海運的收費,在疫情年帶動海運快遞業務倍數成長。據臺北港國際物流快遞營運量統計,2020年營運量5.61萬噸、年增1.67倍,2021年前九月營運量6.09萬噸,已超越2020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