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睿馳發佈openVOC方案,更具性價比

伴隨着軟件算法成熟度的提高、高性能芯片的出現等影響,單芯片方案的“輕量級”行泊一體方案市場正逐漸預熱。得益於芯片的高效計算和軟件開發平臺開放易用,單芯片方案能夠支持行泊一體落地,從而使車企獲得高性價比的產品及高效的開發應用週期。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下,無論是上游芯片供應商、傳感器廠商還是智能駕駛系統方案商,都紛紛入局,大力佈局單芯片方案。

其中東軟睿馳推出的openVOC(Vehicle on Chip)開放技術框架,憑藉在提升整車創新速度、降低開發成本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備受矚目。

圖片來源於網絡

釋放性價比與差異化空間,爲每款新車型企劃新的特性

2023年9月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曾在強基固鏈“芯”“系”未來高峰論壇發表《基於中央超算芯片的軟件開放技術框架》主題演講。他提到,在電動車時代,通過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續航里程、降低整車價格,便可得到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但智能汽車時代,哪些智能化功能會讓消費者真正買單,卻仍處於相對迷茫的狀態。

openVOC(Vehicle on Chip)開放技術框架的優勢就在於,將絕大部分智能化應用盡可能放在一顆芯片上去實現,使其軟件架構應更加開放,任何一個應用都可以通過軟件的服務化接口,訪問車上的全部硬件功能,這樣軟件就可以實現高度的複用,功能可更快速地迭代,軟件具備與平臺和整車的“兼容性”,能夠單獨的迭代,被無數次的集成,這將爲智能汽車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openVOC落實到產品層面,企業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需求,提供高性價比、差異化的產品組合方案。

全新國產化集中式中央計算單元採用了一顆高性能的國產SoC芯片,具備充足的通用算力、GPU算力和AI算力,在東軟睿馳軟件開發平臺NeuSAR的支持下,可以在一顆芯片上實現L2++級別的自動駕駛、場景化/情感化的人車交互、集中化的整車管理和通信等全面的車輛智能化功能。在爲用戶帶來隨心所欲、安全便捷、千車千面的駕乘體驗的同時,又具備極致的性價比。

降低軟件開發成本,大幅提升開發效率

曹斌指出,智能汽車的主要成本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創新成本,一類是將創新特性搭載上車的成本,即工程成本。由於汽車工業產品體系複雜,在整車研發的過程中有大量的重複適配、軟件重構工作,導致工程成本遠高於創新成本,使得整個開發體系成本高昂,但創新速度依然低下。

openVOC開放技術框架對於中間件、通訊基礎設施以及相應的一些功能組件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東軟睿馳NeuSAR構建了集整車控制、自動駕駛、人車交互等多種應用於一個芯片中開發和部署的軟件開發平臺,助力實現openVOC軟件架構真正實現量產落地。

NeuSAR aCore 、cCore構成了符合AUTOSAR標準的基礎軟件開發平臺,NeuSAR 消息總線構成了實現openVOC軟件架構中多個異構核之間統一的通信平臺。持續實踐中,NeuSAR再次進行升級,在應用開發框架NeuSAR SF(Service Framework)中補充Python開發框架,提供針對NeuSAR基礎模塊的Python語言開發接口,開發者可以使用Python語言調用NeuSAR的基礎功能,從而降低開發難度,並通過提供Web Service調用方式,與雲端更好地兼容,構建人車交互應用與整車控制應用間的標準服務化接口,提升應用開發效率。

同時,東軟睿馳NeuSAR也提供全棧的工具鏈。當大量的應用和軟件集中在一顆芯片後,對於開發方法、調試方法等後期的優化和迭代提出非常多工具方面的要求,東軟睿馳在數據、調優、標定等層面提供了一體化的開發的工具,支持自定義插件及三方擴展,並且支持多人協同跨域開發,在一站式開發環境中大幅度提高開發效率。

推動艙駕融合單芯片落地,高效塑造品牌力

智能汽車領域的另外一個熱門詞彙就是“艙駕融合”,芯片企業們早已就實現「艙駕融合」這件事達成了共識。但是任何具備高科技屬性的產品,在真正走向商業落地的過程中,都需要面對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成本,openVOC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爲什麼做「艙駕融合」的單芯片,要如此在乎成本?據業內人士透露,主機廠對於供應鏈的成本問題一直都比較敏感,但除此以外,品牌在不同價格段的車型在走向智能化的過程中開始逐漸做出功能區分的必然結果也是重要的原因。

就當前市場來說,30 萬價格段以上的車型,肯定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的雙高端配置,搭載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雙芯片;而10 萬到 20 萬的主流價格段,對智能駕駛層面的要求並不那麼高,但是對智能座艙的要求是硬性的,更適合做艙駕融合。

所以,在品牌和市場的雙重選擇下,座艙和智駕集成在一個單 SoC 芯片裡是大勢所趨,但是在成本的驅動下,這種方案大概率會從中低端的車型開始出現。可見,在品牌力不足的情況下,單芯片艙駕融合的落地,在成本、性能、效果等幾個維度都面臨很大的難度。

openVOC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智能化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整車E/E架構的持續進化,但每一代架構的演進、迭代所投入的工程開發成本都十分巨大。從經典E/E架構的發展路徑看,如果最終的發展形態是中央集中式架構,在一顆芯片上集中了絕大部分智能化功能,並通過與雲端算力等有機結合,同時在全新的軟件架構下,第三方開發者的創新想法也可以更容易、快速地導入到車輛平臺中,使得整個行業的創新效率和質量都能夠得到穩步提升,車企能夠在自身差異化、個性化應用的關鍵領域去反覆打磨、複用和迭代,以最具性價比的方式真正建立自身的品牌特性。

在東軟睿馳看來,在智能汽車終極發展路徑的探索中,創新發展軌道的突破性拐點,是找到一種整車研發成本更低、創新繁榮程度更高的方法學,將工程成本和創新成本降成5:1乃至更低,從而讓更多的創新思想、特性能夠更容易、快速地去導入到車輛平臺中。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東軟睿馳一直積極探索新的軟件開發理念和方法,致力於爲openVOC開放技術框架的量產落地搭建成熟的軟件架構,使得服務界面、通訊界面能夠很好地被定義,第三方開發者更便捷高效地進行軟件開發。憑藉高性價比、出色的產品性能、優質的本土化服務等優勢,東軟睿馳與openVOC開放技術框架或將在行泊一體、智能駕駛等領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