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鐵路高架化又卡關 張麗善不滿

雲林縣政府提出斗六市區鐵路高架化計劃爲7.1公里,共消除7個平交道口,可行性評估執行5年來,反覆修正10餘次,25日送進交通部審查,但遭委員以舊意見卡關。(周麗蘭攝)

雲林縣斗六市區鐵路高架化可行性評估進行5年,反覆修正10餘次,去年終獲臺鐵局審查同意,未料前天交通部審查時,遭部分委員以老問題卡關,縣長張麗善26日不滿表示,老話重提找各種理由杯葛,有意見的是一個機關代表,「這有點是故意」。

雲縣府2018年提出「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計劃,反覆修正後縮短8公里爲7.1公里,從消除9個改爲7個平交道口,直到2021年仍無進展,後來臺鐵局長杜微率隊到縣府溝通達成共識,當場簽定同意函。

不過,交通部25日審議時,有委員以曲率半徑、成本效益等老問題提出質疑,要求雲林縣政府再修正。

雲林縣工務處長汪令堯表示,曲率半徑1000主要是影響自強號不減速通過斗六站所需的標準,不停靠斗六站的自強號,目前每週僅1班加班車,若依曲率半徑1000標準,必須拆掉附近50棟建築物,有些樓高甚至7、8層;另有審查委員認爲,此案不計入土地增值或未來開發造成的收益,實質交通效益只有0.2。

張麗善認爲,前年已與臺鐵局協商達成曲率半徑730的共識,興建經費最少、拆屋傷害最小,但交通部委員卻又重提曲率半徑1000,費用高出30多億元,只爲了1周唯一1班不停靠斗六車站的自強號,且該班自強號目前也採降速20公里通過,並非不能解決。

張麗善表示,到底是委員了不瞭解整個案子的來龍去脈,還是隻想老話重提?一再要求縣府提出修正,找各種理由來延宕杯葛,「這有點是故意」;會中還有委員援引1名縣議員的建議,她不知道這是甚麼專業,有意見的也只是1個機關代表,「這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

張麗善還說,全臺各地都在進行鐵路高架化,雲林縣雖財源困難,但爲了雲林人的安全與尊嚴,縣府仍匡列30幾億元配合款預算支持國家政策,中央好像認爲100多億元花在雲林縣沒有什麼效益,這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