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緊急救援連線」 高雄申裝比率低

政府針對全國獨居老人設有「緊急救援連線」裝置,簡易裝置讓長者有危險時,能透過按鈕向警消即時求救,也能設定每日報平安。圖/喜憨兒基金會提供

政府針對全國獨居老人設有「緊急救援連線」裝置,簡易裝置讓長者有危險時,能透過按鈕向警消即時求救,也能設定每日報平安,但高雄3千名獨居老人中僅有近5百人申裝,比例未達六分之一,但雙北卻超過三分之一,高雄社會局解釋與城鄉南北差距、房屋型態及鄰里關係有關,高雄安裝數已逐年增加。

「緊急救援系統」是透過家中電話加裝主機與可攜的項鍊式求救按鈕,讓長輩在家中因身體不適或有立即性危險時,如發病或跌倒等狀況,能按壓身上的隨身發射器,與24小時服務網聯繫,獲得即時援助;因無線發射鈕的訊號收訊有距離限制,所以這套系統主要是提供居家安全使用,降低獨居長者意外風險。

今年2月高雄鹽埕區莒光街某大樓 11 樓內,一名85歲獨居老人臥室下牀時不慎跌倒無法起身,透過緊急救援連線服務的呼叫器向社會局求助,社會局人員報警後順利破門而入;高雄社會局10年前推動緊急救援連線系統,但不少長者表示不好用,求救鈕收訊範圍小、有死角,常發揮不了作用,導致推廣成效不彰。

協助市府處理救援連線業務的喜憨兒基金會表示,一名張姓獨居婦人每天會向機器報平安,如有突發狀況也能按下隨身通報鈕,聯繫保全公司,警政、里長、緊急聯絡人就會到場協助,婦人說「孩子在外工作,無法即時提供協助,安裝後生活多了保障,不用再提心吊膽,可說是獨居老人的平安鬧鐘啊!」

據衛福部「列冊需關懷獨居老人人數及服務概況」,高雄112年65歲以上獨居老人3268人,年底前已安裝緊急救援連線576人,臺北8760名獨居老人中有3242人安裝,新北市6880人中有2786人安裝,雙北申裝人數皆超過三分之一,高雄卻未達六分之一,臺中4469名獨居老人有1043人申裝,超過四分之一。

議員鄭孟洳表示,南北風情不同,南部許多在地裡長會在日常送餐時,定期關心裡內獨居老人狀況,就會減低民衆申請緊急救援連線服務的意願,也有民衆會申請租用緊急求救智慧手錶等裝置,同樣有通報功能;她認爲萬一老人夜晚獨自在家發生意外、里長無法顧及時,緊急救援連線仍有其必要性,市府需加強推廣。

議員邱俊憲認爲,許多獨居老人怕麻煩、怕弄丟裝置,就會減低申設意願,他認爲相較於其他地方政府申設比例,高雄市比例的確過低 ,社會局應主動積極檢視原因,除了因故無法操作的人數排除外,應依照申設辦法中匡列的服務對象,主動協助高風險長輩申設此設施,要更積極地設置 ,來降低獨居長輩的風險。

社會局迴應,獨居老人在宅緊急救援連線補助對象各縣市不同,高雄市以失能或未達失能但經評估獨居有安全疑慮者爲補助對象,並非所有獨居長者皆須安裝,但安裝數逐年增加;數據有城鄉南北差距,應與房屋型態及鄰里關係有關,本市連結區公所、長照單位、老人活動中心協助宣傳,另結合民間長青社區關懷服務隊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定期關懷,訪視率爲六都第三。

獨居長輩在家中因身體不適或有立即性危險時,如發病或跌倒等狀況,能按壓身上的隨身發射器,與24小時服務網聯繫,獲得即時援助。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高雄市以失能或未達失能但經評估獨居有安全疑慮者爲補助對象,並非所有獨居長者皆須安裝,但安裝數逐年增加。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