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政策升級 游錫堃向美國會致謝

立法院長游錫堃出席華府國際宗教自由峰會,發表演說時強調捍衛臺灣民主的重要性。(中央社)

立法院院長游錫堃1日(當地時間)在美國華府舉辦的國際宗教自由峰會(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Summit)發表演說時強調捍衛臺灣民主的重要性,同時他也以臺灣國會議長身分向美國國會表達謝意,因爲美國國會對臺灣的支持,使美國現行對臺政策,已不是原先的「一法三公報」,而是已實質成爲「五個法案」、「六項保證」及「三個公報」。

游錫堃演說時除細數中國政府近年對宗教及少數民族的壓迫外,特別強調臺灣的民主進程已使臺灣成爲華人社會的民主燈塔,破除了包括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對「人權和民主是西方的舶來品,不適合亞洲國家」這種說法的迷思,證明起源於西方的民主制度也能在華文社會開花結果。「如果臺灣落入中國共產黨的勢力範圍,那自由燈塔將被摧毀。中國可能會入侵第一島鏈,並對整個世界構成威脅」。

游錫堃強調,臺灣位於全球主要海上航道的中心,全球約50%的航運通過臺灣海峽,因此臺灣對全球貿易具有非常重要經濟意義。而且臺灣生產最好的半導體晶片,對全球貿易也非常重要。如果臺灣無法獲得保護,對全球貿易及和平將非常危險。

據美國之音報導,游錫堃也表示,他要以臺灣國會議長身分向美國國會表達謝意,因爲美國國會對臺灣的支持,使美國現行對臺政策已實質成爲「五個法案」、「六項保證」及「三個公報」,而不是原先的「一法三公報」。

他說,由於美國國會的支持,美臺關係的基礎除了1979年的「一法」--《臺灣關係法》之外,再加上2018年通過的《臺灣旅行法》、將「六項保證」寫入法律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以及2020年的《臺北法》、2021年的《臺灣保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