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迴應Sora影響 做樹脂材料的也稱與AI相關

Sora在龍年春節後迅速攪動A股市場,多個文生視頻概念股搭上便車股價飛昇。

Wind數據顯示,49家概念股中,會暢通訊(300578.SZ)、中文在線(300364.SZ)、當虹科技(688039.SH)、因賽集團(300781.SZ)均連續兩日錄得“20cm”漲停。

2月21日,Sora概念股開盤分化,因賽集團競價20CM漲停錄得3連板,新國脈競價漲停,華揚聯衆、當虹科技高開超5%,萬興科技、C易點等低開。但這並沒有澆滅投資者的熱情。截至發稿時,上證所e互動和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在新春開盤兩日內已收到323個問題。

文生視頻的技術突破將爲內容創作插上飛翔的翅膀,由此帶來的算力需求亦將爲技術領域打開想象空間。然而,此輪由Sora掀起的熱潮中,上市公司的信披是否涉嫌違規依然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之一。

科技公司迴應Sora影響

除了上述漲停的視頻傳媒類行業幾家熱門公司,掌閱科技(603533.SH)、視覺中國(000681.SZ)、巨人網絡(002558.SZ)等也都收到了投資者問題。

在Sora概念股中,一些技術類公司迴應了在文生視頻方面的進展。

萬興科技(300624.SZ)回覆稱,區別於Sora,天幕是以音視頻生成式AI技術爲基礎的垂類多媒體大模型,除文生視頻外,還包含文生3D視頻、視頻AI配樂、數字人播報等近百項音視頻原子能力,更專注於面向細分垂直市場,以助力廣大創作者更好地進行音視頻創作。

2月20日,國投智能(300188.SZ)回覆了6條投資者關於文生視頻的提問,稱公司的AI-3300“慧眼”視頻圖像鑑真工作站,可以鑑別該類視頻,並支持出具鑑定報告文書。國投智能還表示,該產品已經向客戶銷售。不過當投資者進一步提問銷售的客戶和銷售量時,公司表示,“該類產品的客戶主要來自於司法機關、行政執法單位等,具體銷售情況,敬請關注公司的定期報告及相關公告”。

巨人網絡(002558.SZ)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積極佈局多模態大模型領域,聚焦遊戲垂類創作場景,重點對AI視頻生成、3D模型生成算法的穩定性、可控性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公司已將自研AI視頻風格遷移技術廣泛應用於研運環節,賦能內容創意表達。

不過,也有科技公司在迴應後股價下跌。虹軟科技(688088.SH)2月19日官微宣稱,核心大模型技術引擎——虹軟ArcMuse再次迎來了一次重大升級,此次升級將支持面向商拍的商業視頻自動生成。但2月20日,該公司股價卻在sora概念股的一片漲聲中下跌了5.74%。公告顯示,該公司的大股東於去年12月剛剛減持了406萬股,並因此在互動平臺上受到了投資者的質疑。

內容生產類公司對於技術的進步持擁抱態度,認爲Sora可以助力創意的落地。

因賽集團的回覆顯示,sora對公司的影響是可以通過技術和內容創意的結合助力公司在創意和洞察環節形成差異化優勢,加快構建以技術驅動的優質內容生態。芒果超媒(300413.SZ)則認爲,“AI在部分環節(比如剪輯、宣發等等)將成爲重要的降本增效工具,衍生出更多的落地應用和業態創新”。絲路視覺(300556.SZ)亦認爲,可以將AI與自身優勢創意能力結合。

做材料的公司也來談AI了

在一片熱鬧聲中,一些與AI行業不相關的公司也在積極表達正在建立與AI的關聯度,如主營業務爲高速樹脂材料製造的東材科技(301218.SZ),該公司迴應稱,其高速樹脂材料目前已經規模化應用於OpenAI的AI服務器中。

東材科技主要從事化工新材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以新型絕緣材料爲基礎,重點發展光學膜材料、電子材料、環保阻燃材料等系列產品。

2023年三季報顯示,東材科技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28.26億元,同比增長4.37%,淨利潤3.06億元,同比下滑了10.95%。

在互動平臺上,也有公司對於搭上Sora概念熱點持冷靜和謹慎態度。

會暢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主營智能雲視頻通訊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AIGC技術與SORA有一定不同,主要涉及三維直播、視頻,更側重企業溝通場景應用。2023年1-9月公司基於三維雲視頻的相關貢獻佔營收比例爲5.09%,尚未對營業收入構成重大影響。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掌閱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以Sora爲代表的文生視頻技術的發展,將有力助推網文IP的視頻化,對公司IP的視頻轉化也將提供助力。但截至目前,公司尚無IP直接通過AI轉化成短劇或者影視內容的案例。

華策影視(300133.SZ)稱,通過對開源技術的學習吸收和消化,目前技術儲備已可實現4秒時長的文生視頻,公司在AI領域的技術儲備短期內不會直接貢獻業績,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華是科技(301218.SZ)和智微智能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暫不涉及sora。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重要渠道,關乎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相關企業的信披也因此備受監管部門的關注。比如在去年九十月份的減肥藥概念股大漲中,康惠製藥(603139.SH)等多家藥企因強蹭熱點涉嫌信披違規,最終收到了監管部門的罰單。

此外還有一個借互動平臺蹭熱點概念的知名案例是,蘇大維格(300331.SZ)因在回答投資者問題中涉嫌蹭“光刻機”熱點受到媒體和投資者廣泛質疑,並引起股價大幅波動後被處以150萬元罰款,公司董秘蔣林也被警告並處100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