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加劇資金動能下滑 美國資產獲青睞

統計近一週整體股票型ET淨流入147億美元,主要流入美國股市84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日本、亞太與大陸及拉美股市分別有33億、16億、14億、12億、3.5億及1.5億美元淨流入,但俄烏戰火直接影響的歐洲與東歐股市則是淨流出31億及0.03億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俄烏戰事已進入第二週,西方國家加大對俄羅斯金融制裁,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影響仍在發酵,也將牽動央行政策走向。隨戰事傷亡人數攀高,雙方進入談判階段,局勢隨時可能出現變化,建議以靜制動等待情勢明朗。

區域別來看,美國經濟和企業獲利跟俄烏兩國的貿易連結度較低,亞洲小型股以內需爲導向,預期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短線因心理面恐慌導致的修正提供中長期投資者佈局買點。且俄烏衝突可能放慢美歐央行未來升息步調,預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將呈現區間整理,有利先前因利率彈升而承壓的科技產業型基金。

基礎建設和公用事業產業型基金具備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應對通膨和高股利等優勢,可望成爲股票資產中的資金避風港,穩健者可透過多元配置的美國平衡型基金介入。

美盛凱利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表示,總體經濟存在衆多不確定的環境,企業未來盈餘和成長的可預測性就顯得格外關鍵,在這種環境下,基礎建設和公用事業類股表現將優於其他股票。預期今年將面臨經濟成長放緩及高通膨環境,基礎建設產業不僅防禦、防禦中更帶有成長利基,觸媒包括低碳經濟轉型趨勢帶動更多基建投資、美國基礎建設法案將加速電力傳輸網路發展。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認爲,雖然擔憂利率上升及通膨對成長股評價帶來挑戰,但利率上升意味經濟成長穩健,且通膨將迫使企業投資於生產力工具,以管理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對科技支出有利。目前正處於數位化轉型的開端,科技產業具強勁且長期的成長優勢,正面看待科技股中長期前景,近期科技股回檔,可趁機尋找佈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