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泰三國合作 成功研發量子通訊保護技術

圖爲工作人員在位於大陸安徽合肥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通訊「京滬幹線」總控中心工作。(中新社資料照片)

俄羅斯衛星社引述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以下簡稱莫鋼)消息表示,來自俄羅斯、中國和泰國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技術,保護量子通訊免受強光反向注入的攻擊。

消息顯示,莫鋼旗下「量子通訊」國家技術倡議中心、俄羅斯量子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泰國量子技術基金會科研人員參與了技術開發工作。

據瞭解,量子通訊是指利用量子效應加密並進行訊息傳輸的一種通訊方式。各節點間產生的量子密鑰可以對傳統的語音、圖像以及數位多媒體等通訊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由於量子通訊線路無法通過掛接旁路竊聽或攔截竊聽,只要被竊聽就會讓量子態發生變化從而改變通訊內容,防止原文被偵知,以此實現安全的通訊。

報導指出,在量子加密技術中,密鑰是以光子形式分發傳送,無法破解或複製。但這項技術的漏洞之一是強光反向注入,結果可能導致密鑰泄漏以及量子通訊通道出現運行錯誤。莫鋼新聞處表示,「擊退」強光注入攻擊試驗取得成功,意味着已經建立針對此類進攻的可靠防護。

莫鋼是俄國知名大學之一,2008年10月獲得「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地位,爲俄羅斯國內首間獲此殊榮的高等院校。該校目前與哈爾濱理工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華爲公司等中國高校和企業聯合實施10多份科教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