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清明連假 多處展館免費入場

臺史博兒童節以戲劇及闖關活動,讓民衆在互動中學習飲食均衡的重要性。(臺史博提供)

4月兒童節及清明連假到來,各展館空間也因應祭出免費參觀及親子活動,邀請民衆體驗知性又趣味的假期。

國立故宮博物院1日至5日連假期間天天開館,不分國籍凡未滿18歲都可免費參觀,整個4月也推出各式親子主題活動,包括可至兒童學藝中心兌換文物鑰匙圈,在兒童節當天並有「童玩體驗棧」手繪陀螺DIY活動,以賣貨郎的陀螺作爲主軸,同時參考「清康熙畫琺瑯鳳紋盤」花紋設計手繪陀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推出「2023食樂鮮境─兒童節特色活動」,首波主打「謎解好食趣」遊戲,搜尋常設展和兒童廳中的食材和調味料,認識食物的原貌以及與常民生活和產業的連結。兒童節當日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館,連假期間完成遊戲單可兌換神秘小禮一份,此外亦推出了《來玩好滋味》創造性戲劇演出,以親子劇場形式讓觀衆互動點菜。

松山文創園區則與北市立光復國小共同推廣在地生態知識學,以松煙特有種植物爲主題,在園區制煙工廠17座超過80歲的古董級消防栓箱,推出《藍色之戀-松煙印象.風華再現》展,在園區內選出茶花、桂花、觀音棕竹、海棗、風箱樹等10款代表性樹種爲素材,在園區17座古董消防栓箱內展出119張松煙植物藍曬明信片,結合植物紀念戳章,遊客可循線蒐集兌換好禮。

臺南市美術館於兒童節當天,優惠國內外國小以下兒童憑證免費入館參觀,並推出了「樂遊遊—畫家的童心時光」互動體驗及「走進美術館—兒童節派對」,互動體驗取材南美館三件典藏品:翁昆德〈遊園〉、林智信〈歡夏〉、陳盈如〈國泰民安的大門〉,設計適於兒童操作體驗的遊具及創意塗鴉;兒童節派對則邀請了「嘗劇場」和街頭藝人「水管阿民」、「劍玉師小螺絲」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