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商業化加速,低空經濟持續升溫

經觀知道

4月12日,據“新京報”消息,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文再度引起低空經濟應用熱議。德邦證券研報顯示,適航取證爲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商業化運營先決條件。4月7日,億航智能宣佈EH216-S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首張生產許可證,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邁入規模化生產。目前,市面上億航智能、峰飛航空兩家公司產品都取得了民航局的適航認證。

eVTOL“起飛”在即。賽迪顧問《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eVTOL產業規模達9.8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95億元。

《報告》指出,低空要素化、要素場景化、場景經濟化是當前發展低空經濟的本質。其中,低空要素化指加強低空空域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將低空空域資源轉變成類似“土地”資源的生產要素,爲開展經濟活動提供要素保障。要素場景化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統籌空域、市場、技術、政策和安全五大要素,以低空飛行器製造與運營服務驅動,不斷探索和推廣應用場景,豐富低空飛行與監管內涵。場景經濟化則指場景培育的同時,更爲關鍵是挖掘真實需求,形成規模效應,暢通商業模式,從而將低空經濟塑造成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引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經觀知道】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