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將拜會俄總統 盼斡旋烏克蘭危機

馬克宏宣佈將於7日赴俄拜會普丁。(圖/美聯社)

俄國在烏克蘭邊界集結大量兵力,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法國總統馬克宏昨天宣佈將於7日赴俄拜會總統蒲亭,希望扮演斡旋者角色;蒲亭也在電話中表示等待與馬克宏促膝長談。

爲了堵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向東歐擴展,根據北約估計,俄羅斯近月已不僅在烏克蘭邊界集結逾10萬部隊人員,也正在白俄羅斯部署3萬名士兵,戰爭一觸即發。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昨天進一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宣告抗衡他們所描繪美國在全球的「惡勢力」。

就在俄羅斯與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劍拔弩張之際,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試圖成爲莫斯科與華府間的調停者,在過去幾天內4度與蒲亭通話,更於昨天宣佈將於7日造訪俄羅斯、8日拜訪烏克蘭,並分別會見兩國領袖。

身爲歐盟輪值主席國元首,馬克宏企圖扮演烏克蘭危機的第一線角色,與蒲亭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進行一連串電話會議。

3日馬克宏與蒲亭進行第4次通話,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ée)隔日向媒體透露,蒲亭放軟姿態,向馬克宏說道:「我在等你。你是優秀的對話者... 我想和你探討事務根本。」雙方都表示,「儘管情況困難」,但願意花時間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 以解決問題」。

據法媒分析,馬克宏此行目的是爲了讓烏克蘭危機「降溫」,也爲盟友爭取利益。換言之,就是在這場危機中扮演代言者與斡旋者的角色,類似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2008年同樣在歐盟輪值主席期間爲俄羅斯與喬治亞衝突進行調解。

歐洲第一電臺(Europe 1)今天報導指出,總統身邊顧問坦言,一趟訪程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希望能取得進展及讓情勢得以降溫的條件。

此外,德國對於俄羅斯天然氣的模糊態度及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卸任,都給了法國政治操盤的空間。

至於對俄羅斯的期望,艾里賽宮強調:「我方的要求,就是不得對烏克蘭有任何襲擊。」

法國政府目前的外交策略,主要是法國、德國、俄羅斯與烏克蘭4邊談判的「諾曼第模式」,期盼充分落實試圖終止烏克蘭東部戰爭的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s)與頓巴斯(Donbass)地區的和平進程。同時巴黎也希望能主導舉辦峰會,展開4方對話,讓外交途徑似乎再露曙光。

與蒲亭會面後,馬克宏將於隔日拜會澤倫斯基,盼能爲基輔帶來邊界安全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