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大戰快落幕了?臺南登革熱疫情連5周降溫

臺南本土登革熱累計2萬499例,在化學防治、強力孳清及民衆配合落實防疫三管齊下,如今疫情已連續5周降溫。(臺南市衛生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本土登革熱疫情連續5周下降,統計11月12日至16日新增502例,較上週同期下降31%,預估本週病例數將降至約700例,達成單週低於千例目標;加上寒流來襲助攻滅蚊,防疫人員與市民都很期待登革熱疫情早日落幕,終結爲期5個多月的防蚊大戰。

臺南市17日新增病例99例,累計2萬499例,今天99例分別爲東區18例,南區、北區及歸仁區各12例,永康區、仁德區及麻豆區各8例,安南區5例,中西區及善化區各4例,安平區3例,新化區2例,關廟區、佳里區及柳營區各1例,年齡介於6歲至101歲。

面對登革熱疫情已大幅下降,昨日於登革熱流行疫情一級指揮中心會議中,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肯定南市防治作爲,表示疫情大幅下降,並非單一氣候下降因素所致,而是化學防治、強力孳清及民衆配合落實防疫三層面共同努力的成果。

隨着疫情單週降至千例以下,下週起也即將進入保全期,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將於下週南下視察南市登革熱防疫情況,並與市長黃偉哲商討後續「滅孓保全」計劃執行進度,陸續將依疫情狀況將熱區調降爲暖區,暖區調降爲冷區,盼南市登革熱疫情儘快落幕。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黃旌集博士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4天前南市均溫才降至25度以下,但南市登革熱疫情自10月初達到高峰以來,已連續5周呈現下降趨勢,凸顯防疫措施成效良好。

另,根據研究,登革熱病媒蚊於低於攝氏20度環境下,幼蟲發育時間將延長,如能把握這段期間徹底落實孳清工作,將有助於大幅降低社區中病媒蚊密度,對於登革熱防疫亦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