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竹科園區首座快篩站今上路 一條龍檢測「每日上看100件」

經濟部今(3)日於新竹科學園區設立首座科學園區篩檢站,採線上預約模式,一天篩檢容納量可達80至100件。(圖/經濟部提供)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本土疫情嚴峻,爲提升企業防疫能力,經濟部今(3)日於新竹科學園區設立首座科學園區篩檢站,採線上預約模式,並結合快篩區、PCR篩檢及後續安置的一條龍服務,一天篩檢容納量可達80至100件,以確保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穩定。

疫情持續升溫,新竹科學園區是臺灣高科技半導體產業重鎮年產值均達新臺幣1兆元以上,入區覈准廠商家數已逾580家以上,就業人數超過15萬人,因應近期突發的疫情變化,爲了保護科學園區供應鏈的穩定,包括臺積電、臺達電、鴻海、上銀等位於竹科的半導體科技大廠,均有意自行採購快篩試劑

▲經濟部今(3)日於新竹科學園區設立首座科學園區篩檢站,採結合快篩區、PCR篩檢及後續安置的一條龍服務。(圖/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表示,在指揮中心發佈企業快篩指引後,經濟部與科技部勞動部緊急跨部會協商,在經濟部長王美花新竹市林智堅促成下,新竹科學園區布建完成全臺首座科學園區篩檢站並於今日上午正式啓用。

經濟部表示,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篤行路社區篩檢站,採用最高規格的防疫措施,採檢方是採「一條龍」防疫,若快篩呈陽性,會立刻進行PCR篩檢、血氧量測,並由救護車專車送至加強版防疫旅館入住等候PCR篩檢結果杜絕感染進入社區。

官員說,經濟部責成工研院將正壓採檢亭支援竹科社區篩檢站,快篩區爲組合屋型式,爲醫護規劃獨立的作業空間,篩檢站則採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採檢亭,保護採檢人員「零接觸」高風險者,讓第一線防疫人員有最高規格的防護。

另外,繼新竹科學園區建置「竹科社區篩檢站」之後,經濟部也積極協助臺南科學園區與奇美醫院合作,近期將在南科設置快篩站,應用工研院研發的相關技術與正壓採檢亭,以一站解決、客製化設計,以科技力守護我國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