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沖人潮 花招百出拚行銷

日前四川「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以百萬臺幣年薪,公開招募「貓熊幫主」(貓熊管理員),招募廣告指出「幫主」工作只有1項:和貓熊共度365天。工作不打卡、不加班、不出差,還配有座車,年薪20萬(人民幣,下同)。

原本貓熊就是四川的招牌,此次祭出高薪聘請「幫主」,再度掀起貓熊熱。砸重金換知名度、募集素人代言的宣傳手法不稀奇,大陸其他景區爲了「吸金」可說花樣百出。

例如去年底,河南旅遊資訊網官方微博發佈多張「裸女圖」宣傳,3名裸身長髮女子在神農山碑前合影,引來網友兩極評價。湖南懷化景區去年曾推出「少爺菜」、「小姐菜」,用餐時身邊還有一羣女婢伺候,吸引大批食客;河南黃河三峽景區去年五一假期間宣稱,凡是帶着母親前往,當場喊「媽」,2人可免門票。江西廬山西海景區曾於大陸國慶連假期間推出泰國人妖表演,稱遊客付100元,就能親手替人妖「驗真身」,噱頭吸引超過2成遊客專門前來「朝聖」。

河南豫西大峽谷風景區曾舉辦「扯蛋大賽」,輸了競賽的遊客必須接受「戴綠帽」的懲罰。

當然,也有比較「正面」的宣傳手法。例如岳陽樓景區宣稱,只要遊客背誦出《岳陽樓記》,便可免費登岳陽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