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上的劉強東:鄉親們現在怎麼看"大強子"

撰文:閆妍

編輯:章劍鋒

劉強東和京東陷身在“性侵門”的漩渦中,“後廠村7號”派記者去了一趟劉強東的出生地江蘇宿遷(同時也在北京見到了他的高中同學),走近他的鄉里鄉親中間,觀察和感知人們的各種反應,聽聽他們是怎麼看待正遇到麻煩的“大強子”的。

一,來龍鎮,真的來“龍”了

蘇北平原,秋意漸染。從宿遷市區出發,經過一片片豐收在望的田野,行車近40公里之後,就到了劉強東的老家——光明村。

2018年國慶節前夕,這個村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光明村是江蘇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項目所在地,政府出資、以房換房,整個村子都進行了老房拆建翻新,村前村後都能見到白色的二層小別墅。

而那種讓劉強東能夠刻骨銘心一輩子的貧苦破敗的童年記憶,在這裡已經蹤影難覓。

在這個村裡,劉強東生活了18年,擁有一段飽受貧窮纏繞的青春年華。當年他的夢想是要離開這裡,嚮往外面的世界,“看得更遠一點,走得更遠一點”。

打拼了二十多年,一躍成爲名滿天下的電商鉅子。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他又回到了光明村,給家裡重新蓋了一棟門臉豪闊的“劉家大院”。

浮雕、翹角、吻獸……,一應建築元素的運用,使這座大宅顯得氣度不凡。村裡人提到這座宅子,不無誇張地說,花在它上面的錢,夠蓋一個小區。

重建的劉家大院,在村裡地位突出,屬於“名人故居”。

“他家最好看,你去看看。”村裡老人圍在房後乘涼,見到有外地人進村,會自動給指路。

光明村隸屬於來龍鎮。

傳說,明朝時有一遊僧在此地夢見巨龍盤旋湖面,因名“來龍”。而今天,地因人顯。有人說,來龍鎮,真的來“龍”了。

因爲出了個劉強東,外界的關注目光不斷聚集到這裡,各種資源也不斷往這裡匯流。交通不發達、區位無優勢,這座在各種意義上本應和互聯網文明完全隔離的“孤島”,得以不斷與外面的世界聯接起來。

眼瞅着村裡形勢發生變化,鄉親們甚至動起了能不能也趁機搞搞旅遊業的心思。

在光明村的中心地帶,“後廠村7號”記者見到了正在建設中的“JD京東文化公園”。

“你看到那邊的柏油路沒?那也是‘大強子’出錢修的,連着幾個村子。”

三年前的春節,劉強東曾自掏腰包,給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們一人發了一萬塊錢。2018年春節,劉強東又給800戶村民發放了年貨,貨品一箱箱堆放在村前,村民們歡歡喜喜地領取。

外人不理解他的行爲,認爲他是作秀。而劉強東自己則說,當年考上人民大學,是鄉親們湊錢、湊物讓他上的學,這份恩情,他要用一輩子來還。

“一點點的時候就在眼前跑,長大了這樣有出息,俺要能養那麼好的孩子可好了。”

村裡的大爺大媽感嘆道。

不過,關於劉強東在美國涉嫌性侵女大學生的事情,他們閉口不提。

二,宿遷“後廠村”

9月28日,中午十二點多,大院、食堂、商鋪,到處都能看到京東員工們的身影。大家排隊進入京東餐飲中心持員工卡購買午飯。穿着白衣黑褲的保安,在附近有序巡邏。在這座人均月均薪資只有3000塊左右的地級市,這裡的工作讓二十幾歲的姑娘、小夥們覺得體面。

京東等互聯網公司的陸續落戶,使這裡也具有着某種北京後廠村2.0的氣息。這裡,或許也稱得上是宿遷單位經濟產出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地方。

一個掛着京東員工牌的女孩在老鴨粉絲湯店前走來走去,忽然眉開眼笑,她等來了丈夫和襁褓中的孩子。

比起京東在外界遭受的疾風驟雨,他們的生活淳樸單純、自信且看得見希望。

這裡是位於宿豫區的京東全國客服中心。2009年,劉強東將分散在廣州、上海、北京的客服部門統一集中到了宿遷,建了一座總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全國客服中心。八年後,呼叫中心二期投入使用,京東客服中心在宿遷的座席數量超過了15000個。

十年前劉強東回到宿遷時,這還是一片茅草地。

李國慶曾評論劉強東的個性,傻大黑粗,身上帶着一種草莽氣。這種農民企業家氣質,讓劉強東喜歡稱兄道弟,喜歡江湖義氣,殺伐一向果斷。

但對於家鄉宿遷,“大強子”是溫柔的,戀舊的。

他把自己從小到大上過的學校捐了一遍後,開始全力扶持宿遷進入電商戰場的舞臺中央。

近年來,京東集團不僅將全國客服中心落戶宿遷,還將信息研發處理中心、財務結算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等四大中心和雲計算基地一起搬了過來。有信息顯示,這些舉措直接帶動了當地2萬人就業,近20億的稅收。

劉強東還帶來了自己的朋友圈。

截至目前,京東全國客服中心的周圍,已經被京東的“友商”所“佔領”,百度、本站、美團、途牛、噹噹、唯品會、小米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LOGO簇擁在城市上空,擠在一條路的兩邊。這也是當地著名的“中國電商第一街”。

按當地人的說法,年底計劃營業的萬達廣場也是劉強東“引進來”的。

據“後廠村7號”記者瞭解,還有大批互聯網公司的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物流中心等正在向宿遷遷徙。

宿遷發展地方經濟,決心走電子商務產業的路子,而京東是其重要的資源依託,這是當地官方公開的說法。宿遷市政府在今年5月還專門成立了“與京東全面合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親自兼任組長。

京東在宿遷投資項目到今年8月爲止共計12個,計劃投資近200億元,一批項目正陸續開工。

外間戲稱劉強東是宿遷的“招商局長”,劉強東也明白自己的存在對於家鄉意味着什麼,“如果我都不帶頭回去老家投資,那去哪兒找別的企業來投資呢?”

無疑,京東是宿遷經濟謀求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根支柱,這根支柱如果垮塌,後果將會怎樣,很難講。

宿遷人遇到外地人,往往會講上一句:古有項羽,今有劉強東。

一古一今,這兩個人物,都是讓宿遷人頗有幾分引以爲自豪的。

可是到了今年秋天,情況陡變,當代宿遷的“英雄”落井了。

三,“英雄”落井

在美國涉嫌強姦女大學生的事件曝出後,京東股價大跌,20天蒸發了近500億元人民幣。這起事件至今風浪未息,美國司法部門還沒有結案,劉強東和京東的命運陀螺究竟會滑向哪裡,衆所注目。

“大強子出事囉。”

幾個宿遷司機趁着沒活湊在一起,叼着煙,擰着眉頭,語氣裡透着低落,“我們是不信的,這裡面有事。”

劉強東在美國涉嫌強姦女大學生的消息傳到國內,宿遷人產生了一種不舒服,甚至有點丟人的情緒。

不大的城市,在房價一年翻了一倍之後,氣氛再度變得敏感焦躁。

這裡瀰漫着品類繁多的陰謀論。

“我們是可惜他。”老宋是宿遷市一個普通的出租司機,他沒見過劉強東,但他不願相信劉強東會搞強姦。

他的判斷依據是,劉強東給員工上住房公積金,這樣的人,能做出那種事?

宿遷沒機場,沒高鐵,沒地鐵,GDP排名全江蘇省常年倒數第一。大環境如此,打工者們在職場中的福利待遇也難以保障。

“我們這種地級市,年輕人的月薪平均3000多塊錢,大多數單位五險一金很難都交全,住房公積金基本是不給上的,但劉強東一定給。”

兩年前的秋天,王勳見過劉強東回父母家別墅的場面,他記得有好幾輛車跟在後面,劉強東一下車圍了一圈的人,還有人舉着攝像頭。

這片別墅區就建在京東爲員工建設的家屬區“新新家園”的後面,一牆之隔,有二十幾座,建好後劉強東給父母、妹妹各留了一套,其餘都分給了親戚朋友。

王勳的彩票站離那不遠。天天望着這片別墅羣,他也沒覺得眼饞。“‘大強子’過得好也遭過罪,他的事我們都知道。”

宿遷人“瞭解”劉強東,好像能到頭髮絲。

老宋有一天睡得早,第二天一看,羣裡有200多條未讀留言,說得都是劉強東這事。他們連細節都記得清楚,飯局上點的酒是32瓶,女方的關鍵證據是一個牀單,劉強東幾月幾號回到北京正常展開工作……

“我們都這麼講,大強子什麼場合沒見過,我們得看最終的證據。”老宋覺得這事一定有反轉,還有事情沒有說出來。他說他能代表宿遷的出租車界。

不光是出租車界,宿遷當地文化圈也有人對這件事表示納悶、不解和詫異。

“我們懷疑他陷入到仙人跳裡邊了,是個陷阱。”宿遷當地的知識分子李合(化名)說,“我們覺得劉強東的智慧不至於犯這個錯誤……你叫我們去做我們都不會做,你像我們這種人都有這種覺悟,美國那邊一級強姦罪能被判35年監禁,你說劉強東能去犯這種罪嗎?我認爲肯定是酒喝多了。”

在宿遷貼吧裡,有一個名爲“劉強東事件“的帖子,有人說“那麼多實錘了,東哥的人設已經崩了。”

發帖時間是9月3日,這一天京東官方表示劉強東已回到中國正常開展工作。但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發言人John Elder卻表示,劉強東離開美國並不代表他是無罪的,“目前的情況是,這起案件沒有結束,我們對這起案件仍在調查之中。”

不久,有人在貼吧裡回覆,“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羣會格外擁擠。”

“事情一發生,我那天電話都被打爆了。”袁新良看看面前的手機,對“後廠村7號”記者說,“每一個人都在問我怎麼回事?但是你站在我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我怎麼回答?我不是當事人,我也沒經歷過,我不在他身邊。”

袁新良是劉強東高中時期的同桌同學,得知他這個鐵哥們攤上事兒,同學、朋友們都紛紛找袁打聽情況,尤其是以前的部分老師,也很關心,但沒有人能插得上手。

袁新良說,“這些事情我認爲只有他本人能夠處理”。

四,猶記同學少年時

2017年2月,央視《走進大咖》首次曝光了劉強東母親的形象,住進了兒子蓋的別墅,過生日會有20多人特意過來慶賀,正是世俗意義上認爲的人生愜意圓滿的時刻,但她的臉上已經刻上了黑色的皺紋。

與馬雲的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相比,劉強東是個典型的農村孩子。父母務農、駛船養活他和妹妹,一年也回不來幾趟。劉強東曾說,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是豬油拌白飯,認爲那是人間美味了,甚至吃完白飯之後,能夠用水將碗涮一涮也是極其美味的。

“整天在一起玩,早中晚一起去食堂打飯。”

袁新良記得,當年他和劉強東一樣,每週離家返校,都會帶着夠吃一星期的玻琉罐裝炒鹹菜和緊巴巴的五塊錢生活費,稍微能去食堂打點好吃的菜,哥們幾個湊在一起分着吃,也能嵌進幾十年後的人生記憶中。

在袁新良眼裡,劉強東是個大方的人。

“就好比我身上有10塊錢,我給朋友頂多花9塊錢,但是他不是,他身上有10塊錢,他會爲朋友把這10塊錢花完。”

外界對劉強東所以能成就京東這番事業的經驗梳理中,一般都會說,這是因爲劉強東專注、有眼光、有魄力、敢做敢爲,但在身爲老同學的袁新良看來,除了能吃苦和超乎常人的付出之外,大方和豪爽,也是劉強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早年的劉強東就是這樣,如果大家在一起吃飯,他會爭着付錢。

“這個當然很重要了。你周圍能聚集許多人啊,你周圍沒人你怎麼成功?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呢,是吧,能接觸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嘛。”

當年的劉強東,雖然頑皮搗蛋,在學業上卻是很出挑的。

劉強東曾在央視節目中談過他的學生時代,他在聽課的時候如果有同學去掐他,去幹擾他,他根本聽不見。袁新良沒有向“後廠村7號”記者講起有這回事,但他確認,劉強東當年的確很強,“他上課的時候也是非常認真的,每次考試他在班裡面都是在前三名,正常的話在學校一般都是排前十名。”

剛到市裡上高中的劉強東,個子不矮,但不會打籃球。袁新良成了他的籃球教練,“他學得很快,之後我們幾乎每個星期都打,我們在班裡面打,也和隔壁班玩。”

1992年,劉強東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縣城裡面到處貼着喜報。袁新良記得,劉強東從那時便是這片土地的榮光。

兩個月後,19歲的劉強東揣着村裡鄉親送的76個煮雞蛋上了宿遷開往徐州的客車,然後從徐州火車站搭火車顛簸十幾個小時來到北京。那裡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他終於如願匯流到一心向往的更廣大的世界。

袁新良則去了臨近的淮安市上了大學,全班43個人各奔東西。

再回憶起自己的18、19歲,袁新良還是唏噓。“當時我們那個形象,因爲太窮了,窮的都不像是個好人。”

大學時代,劉強東也曾多次帶着當時的女朋友龔曉京回過宿遷。袁新良、劉強東等幾個玩得好同學聚在一起,會談各自在大學裡的見聞。

各奔東西闖蕩世界,儘管在階層身份上發生了分化,劉強東一個人慢慢走向了金字塔的頂端,但他還能時不時和這些老同學吃吃飯,打打摜蛋。從袁新良的角度來講,他認爲彼此的友誼一直很融洽。

不過大家好像也都保持着共有的默契,那就是,聚在一起的時候,只聊高興的事情,不聊不開心的事情,尤其是有關創業打拼當中的各種艱辛,“沒人說,大家心裡面都知道,是吧,非常苦啊。”

五,劉強東會是又一個”西楚霸王”嗎?

兩千年前,少年項羽看見乘船而過的秦始皇,跟旁邊的伯父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也。”嚇出伯父一身冷汗,連忙捂住他的嘴。

兩千年後,劉強東從小立志當村長,意圖將村長、村支書們家裡掛滿屋檐的豬肉瓜分給鄉親們。

創辦京東之後,回村發錢,省長座談,出資辦學,大做公益,風光無限。

二十年來,財富積累得足夠多,企業做得足夠大,名聲也足夠響,劉強東所能做的事,所能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力,遠遠大過一個村長、縣長,甚至是更高層面的官員。

袁新良說,他的這位老同學,對家鄉人能起到一種引領作用,年輕人都想成功,都想朝劉強東看齊,“會發現雖然是個貧困老百姓,只要是自己努力了,也許會做出一番事業。”

李合覺得,在宿遷當地流傳的“古有項羽,今有劉強東”這句話,不純粹是個噱頭。

在李閤眼裡,劉強東帶給宿遷最大的改變不是帶來了多少億的稅收,而是京東幫助宿遷提升了地域形象,讓宿遷人有了某種自信和底氣。

“過去在飯桌上別人問宿遷有什麼,我們會說洋河大麴是我們那裡的。而現在,宿遷人會反問人家你知道劉強東嗎,他是我們那裡的人。”李合講。

他承認,這種微妙的情感如今正在發生着變化,劉強東如果真的做出對家庭、對企業不負責任的事情,這種不檢點的行爲會讓自己也跟着臉紅。

“不管他做出了多大貢獻,還是感覺不舒服,他已經是宿遷的一張名片了,代表了我們。”

崛起草莽,志在江湖。擁有過絕對權力,也遭遇了大廈將傾。輿論上有聲音認爲,劉強東有可能重複上演西楚霸王那“無顏見江東父老”的一幕。

三年前,劉強東宣稱,接下來的10年,他要帶領京東走向國際化,把京東打造成一個亞馬遜那樣的有益於全社會、備受尊敬而不能倒掉的國民企業。不料國際化起步不久,“性侵門”就將京東這艘巨輪和它有着極度價值觀潔癖的掌舵人,捲入全球輿論浪濤之中。

對於老同學眼下的困境,袁新良向“後廠村7號”記者反覆強調,真也好,假也罷,用宿遷話講,這只是一件“屁大點的事”。他說老同學是當局者迷,在思想上,應該跳出來。

“人生匆匆幾十年,不要把這些東西看的太重,到最後還不就是大江東去嘛。再經過幾十年,100年、200年,頂多也就是成了人家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而已。”

劉強東在商場上經歷過許多驚險曲折。京東的傳記裡講,劉強東從不會在員工們面前暴露自己的焦慮,他會把壓力留給自己,並有能力提振士氣。2008年資本寒冬,沒有人願意投錢給他們。極度難熬之下,劉強東獨自躲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館喝酒解壓,生怕人心離散。

幸運的是,每次他都能化險爲夷。

那麼這一次呢,劉強東和京東能再一次有驚無險地度過劫數嗎?

洪澤湖東路的京東客服中心大門外,還張掛着招聘啓事,上面寫着:五險一金、免費住宿、班車接送,薪酬3180-6000塊。

離北京800多公里外的宿遷,本不處在暴風眼,但這裡又有太多人的生計、前程甚至於情感,與劉強東、與京東的命運捆綁牽繫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給我們帶來財富,我們怎麼能希望他出事呢,”李合說,宿遷人和全國人民一樣,“都在等這件事情水落石出。”

文中部分資料參考與援引的出處:

劉強東內部講話、李志剛《創京東》、央視《遇見大咖》及《開講啦》、《南方週末》、《南都週刊》、《第一財經》等

————————————————————————————————————————————

“後廠村7號”是由本站科技着力打造的一檔原創欄目,關注大科技語境下的一切熱點事件、人物與話題,理性敘事,深層透析,帶着深度、角度和溫度,以不失人文思考的筆觸,記錄和呈現豐富飽滿的大科技時代狀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