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性資產吸金 美股、美高收債以及實質資產展身手!

法人看好實質資產後市。(圖/路透

記者陳心怡臺北報導

各國陸續繳出亮眼經濟數據成績單聯邦投信指出,現階段除了觀察各國疫苗施打進度之外,預期未來將由疫苗施打已改善的美國引領全球經濟擴張,而面對景氣復甦與通膨增溫,資金流向股息股票收益性較佳的債券資產,全球資金已然重回風險性資產,以4/8至4/14之資金流向來看,其中美股以單週77.03億美元的淨流入蟬聯全球股市之冠;美國高收益債也跟上市場趨勢,淨流入爲6億美元。

此外,基於美國基礎建設計劃帶動,實質資產也將重回市場焦點,看好後市行情投資人可透過多元化配置,掌握各資產成長潛力

聯邦高息策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蕙蘭表示,今年經濟恢復的速度取決於疫情發展狀況、疫苗施打進度以及政府政策。疫情方面以美國表現最爲穩定,預計今年夏季社交距離規定有望解除;從政策面而言,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積極提振美國經濟、協助就業市場恢復活力,從各資產表現來看,今年以來美股S&P500指數分別成長5.8%,其中因通膨壓力升高,使市場聚焦於原物料內需產業助長高股息股票買氣;而美國高收益債也成長0.8%,表現明顯優於全球高收益債-1.0%以及投資等級債-4.5%,種種跡象皆顯示美國將帶領全球邁向復甦,前景可期。

除了股票與債券資產之外,遊蕙蘭認爲,美國政府大力推動基礎建設以帶動美國就業,將有利於實質資產表現。美國計劃支出2.3兆美元推行基建計劃,包括維修公路鐵路和公共運輸系統、建設機場沿海港口內陸水道,受惠於美國總統拜登之政策,原物料(金屬石油)、基礎建設等實質資產短期內有望能創造更好的獲利,如原物料指數表現今年以來已達到6.9%,未來經濟復甦會帶動全球貿易量上升,原物料價格持續走揚,將成爲推動實質資產之另一助力

整體而言,遊惠蘭認爲在基本面與政策面穩定的情況之下,可望支持風險性資產上揚,但仍須留意通膨、利率等相關風險。市場短期內雖可能因通膨、疫苗施打情況等消息面因素震盪,但投資人不妨透過多重資產配置掌握高股息股票與實質資產之行情,再搭配債券部位替資產帶來下檔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