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獲百大青農肯定 金門農友張斯翔再獲十大神農獎

甫獲百大青農肯定,金門優秀農友張斯翔本(11)月再獲十大神農獎殊榮(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配合食農教育法通過,張斯翔經營的有機專區時常辦理相關食農教育活動(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張斯翔原任消防員工作,因憂心食安問題,離開公職鐵飯碗回家鄉金門投入有機農業的生產(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今(2022)年剛獲得第6屆全國百大青農殊榮的金門優秀農友張斯翔,本(11)月再獲得行政院農委會的肯定,在衆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爲第33屆全國十大神農的獲選人。此次參選的成員都是全國農林漁牧各領域的翹楚,並經過各改良場區域評選以及農委會全國評選,張斯翔的獲獎也代表金門農業的發展,再度獲得中央單位的肯定。

張斯翔原本在臺擔任消防員工作,在2011年初,看到豆芽菜添加工業用漂白劑造成民衆恐慌,食安問題影響民衆健康,毅然而然決定離開公職鐵飯碗,回到家鄉金門投入農業的生產,但因早期金門設施栽培技術還不盛行,初期間也吃了不少苦頭,故多次拜訪桃園、雲林農業達人,用金門高粱酒交流套出把菜種好的秘訣,並將工作人員送到臺灣去學習技術,成立阿芸姐農場,降低生產成本,讓利給地區鄉親。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表示,有機農業栽培不易,要耗費許多心力及資金,張斯翔從加入安全農業的生產開始,到去(2021)年承攬農試所五公頃的有機集團生產專區,期間縣府協助爭取環控等多項省工、省水設備,亦輔導引入農業機械化方式提高蔬果產量及維護品質,目前有機專區的生產的蔬菜,多數已提供於地區學童午餐,讓孩子能夠吃的安心、健康、新鮮的蔬菜。

建設處長李有忠說,農業自古以來即被列爲苦力活,不僅要忍受風吹日曬雨淋,而且受天氣影響極大,付出與收穫不一定成正比,尤其離島地區農業生產環境更是嚴峻。此次張斯翔成爲金門第1位十大神農,代表金門農業之精進,受到了中央單位的肯定,也希望金門鄉親能夠一起支持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