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風暴拔管案 管中閔將出書揭露

前臺大校長管中閔將出書留下「拔管案」紀錄。(本報資料照片)

臺大前校長管中閔甫卸任臺大校長,他昨日在臉書發文回憶2017到2019年發生的「拔管案」,坦言當年身陷風暴,身心飽受摧殘,一直不願回憶往事,直到宣佈不續任校長後,才邀請作家楊渡記錄臺大校長遴選案始末,並將出書把這件臺灣高教史的歷史事件記錄下來。

管中閔表示,2018年的臺大校長遴選事件,幾乎摧毀了臺灣起步未久的大學自治。事件持續1年,而他遭受各種力量夾擊,身心飽受摧殘,最後雖然挺過來,但自己並非勝利者,只是一位不願也不曾被擊倒的倖存者。

「當政治力量介入,整個風暴於是成形」,管中閔提到,即使遴選委員會一再聲明遴選過程並無疑義,反而因各方推波助瀾更加擴大,也導致教育部長潘文忠辭職。且在接任部長的吳茂昆強勢主導下,教育部駁回臺大校長遴選結果,但不久後,吳茂昆被揭發過去諸多違法行爲,最後狼狽下臺。

管中閔說,過程中,他也從未放棄當選資格,直到執政黨在2018年11月的地方選舉大敗,前教育部部長葉俊榮突然翻轉立場,在同年12月24日宣佈「勉予同意」,並在次日辭職,成爲第3位因此事件而去職的教育部部長。而他也在2019年1月8日正式就任臺大校長,爲歷時1年又2天的風暴畫下句點。

管中閔指出,在這場風暴中,整個社會目睹政治力肆無忌憚介入大學自治。當權者動員政治、媒體和網路力量,試圖以謊言摧毀一個學者的人格與清白,也粗暴干涉一所頂尖大學的校長遴選結果,寧可讓其陷入長期空轉也在所不惜。在號稱已民主化的臺灣,這場鬧劇竟堂皇上演1年之久,令人匪夷所思。

而負責操刀的楊渡說,他與管中閔是老朋友,書也已經寫完了,出這本書的目的,是要爲歷史留下紀錄。著作呈現方式以管中閔爲中心,另再採訪包含臺大前校長陳維昭與遴選委員會代表等相關人等,完整呈現整起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