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信貸規模逾14兆 陸官方將出殺招 對付互聯網巨頭

大陸監管機構擔憂隱藏的風險,開嗆螞蟻集團騰訊互聯網巨頭金融科技業者過度追逐利潤。(新華社資料照)

大陸線上交易一向熱絡,金融科技業者受惠,業績也跟着大爆發,根據統計,大陸高科技信貸規模達到5160億美元(逾臺幣14兆元),但大陸監管機構擔憂隱藏的風險,並開嗆螞蟻集團及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金融科技業者過度追逐利潤,實施「掠奪性貸款」,還利用科技誤導消費者,不僅發生套利行爲,也與持牌金融機構有不正當的競爭,因此將擬定草案,要求金融科技業者應比照銀行,爲貸款提供30%資金,同時憑話徹查是否有市場壟斷行爲。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受惠於科技的發展,加上智慧型手機普及,大陸消費者信貸市場呈現爆炸式增長,而大陸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信貸市場。規模僅次於日本韓國,截至去年底,大陸的金融科技貸款激增至5,160億美元,比2018年的3,630億美元增加了42%。

報導指出,大陸小企業資金需求約89.7兆人民幣,去年有52%未被銀行獲准,且大陸多數金融科技公司的貸款利率都比銀行業低,其中螞蟻集團的年利率平均爲14.6%,低於政府設定的一年期私人貸款的15.4%上限。因此,大陸金融科技公司通過幫助缺乏抵押品的小企業,獲得信貸來促進金融普惠

以螞蟻集團旗下的線上商業銀行MYBank爲例,光是爲了準備今年的光棍節,便提供4000億人民幣無抵押擔保給小企業,之所以吸引小企業,就是因爲貸款只需不到3分鐘,即可在手機上申請,審批所需時間不到1秒鐘,而這些工作完全不需人力

至於大陸境內金融科技信貸規模水位急升,瑞士國際清算銀行(BIS)總經理Agustin Carstens便指出,這項巨大的爆炸性創新,在幾年內已經遠遠超出了監管及監督能力

因此,大陸監管機構開始擔憂隱藏的風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CBIRC)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武平表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金融服務提供商過度追逐利潤,實施掠奪性貸款並利用技術誤導金融消費者,發生了監管套利行爲,並且與持牌金融機構存在不正當競爭,應該受到監管。

報導並提到,在11月2日「雙11」到來之際,大陸銀保監會正式推出 規則草案,提議限制該國7,227家小額信貸機構的貸款。該草案是在螞蟻金服股票將於上海香港開始交易的三天前發佈的,最後使 這項3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喊停,擬議規則中的一項條款,就是要求金融科技公司爲其貸款提供至少30%的資金,即金融科技業者應比照銀行。8天后,11月10日,反托拉斯監管機構隨後提出了另一組規則草案,以研究Big Tech平臺的潛在壟斷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