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走進校園 小朋友動手做袖珍博物館

「藝起閱讀-藝術校園專案小朋友理解博物館運作制度,進而打造屬於自己的小小博物館。(袁庭堯攝)

《藝術,在這裡 Art is Here》繪本以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博物館的制度及運作方式。(袁庭堯攝)

福山國小4年級學生展示屬於自己的「珍奇屋」。(袁庭堯攝)

福山國小4年級學生展示屬於自己的「珍奇屋」。(袁庭堯攝)

「藝起閱讀-藝術在校園」專案讓藝術走出美術館、深入高市國中小學。(袁庭堯攝)

擺脫疫情影響美學教育向外延伸,高美館與高市25所國中小合作、推出「藝起閱讀-藝術在校園」專案,以高美館出版繪本爲主軸進行跨域教學學童發揮巧思設計屬於個人的「珍奇屋」,30日在福山國小舉辦發表會。

高美館辦理文化部「藝文紮根計劃」,透過館方出版品《藝術,在這裡 Art is Here》將美感教育送進校園。5月起透過各校美術老師指導,帶領學生認識博物館,進而利用鞋盒,替個人鍾愛的蒐藏品打造微型展覽空間

《藝術,在這裡 Art is Here》繪本以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博物館的藝品蒐集、整理分類制度及佈置方式,進而延伸到博物館的分類介紹,館方工作人員類別,以及藝術品的收藏整理、修復等專業知識

福山國小4年級學童學以致用、發揮創意,以模型車電玩主角甜點主題,打造小小「珍奇屋」。校長進士表示,「藝起閱讀」計劃課程讓學生實踐對博物館的想像,也藉着藝術參與提升觀察力,讓藝術的種子心中萌芽。

館長李玉玲表示,校內閱讀課程多侷限於文史類書籍,少有藝術類閱讀課程及藏書。「藝起閱讀」專案發送各校約30本的《藝術,在這裡 Art is Here》繪本,教師可結合不同領域進行教學,繪本未來也將留給校方圖書館典藏

高美館執行文化部「藝文紮根計劃」同時,同步推展「藝術偵探-大地方旅行」、「藝起閱讀」以及「藝起郊遊」等系列推廣課程,未來將持續館校合作,打造更貼近在地文化生活的校園美學教育體驗,讓藝術走出美術館,走入市民的美好日常。